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曾经是日本间谍,用绝密资料记录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在华的诸多间谍行为。

内容简介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1932~1936》作者万斯白曾在张作霖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书中痛斥日本所谓“文化”及日本在华的野蛮举动,揭批了日本毒害中国人的种种细节,如“九一八”事变之后不久,整个东北到处充满了“毒气”,东三省各大城市无一处街道不开鸦片烟馆,借此毒害中国人的身体及精神,攫取中国的财富。这些细节让当今的读者深刻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的丑恶形像,并了解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野心。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出版后,作者受到日本军方的痛恨,并在数年后的1943年,被日军杀害于马尼拉。

作者简介

作者万斯白(1888-1943),中国籍意大利人,国际著名间谍。1920年9月加入张作霖的特务机关。1932年2月14日,在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的威迫下为日军在哈尔滨的特务机关效力,因有对日本帝国主义不满情绪、同情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而引起日本当局的不满。1936年9月初出逃并以《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一书对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空前而深刻的揭露。1937年8月,移居马尼拉。1942年初,日本占领该地,万斯白被发现并遭逮捕,翌年遇害。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用扎实的史料还原历史的真相

序二 不仅仅为了重提旧事

导读 满洲歹土

田伯烈(H.J. Timperley) 序(初版)

第一章 我为张作霖工作

入中国籍的意大利人

白俄性奴贩卖者

张作霖是怎样被暗杀的

第二章 我所知道的“九一八事变”

柳条湖铁路爆炸

日军强占沈阳

第三章 我的厄运降临

遭劫的中国人

我碰到了土肥原

第四章 日本“老板”不好惹

日本政策的解释

处长的训示

我的第一件差事

第五章 土匪、扒手成了日本人的工具

匪首老“影”

发了狂的处长

我会见我的伙计们

第六章 日本人的一切目的是搞钱

官厅独占下的卖淫业

毒品和麻醉剂

第七章 穆棱事件调查员

害人反害己

“托克马达第二”受挫了

第八章 义勇军的突袭

复 仇

日本“官报”又打胜仗了

第九章 国联调查团在东北

李顿调查团让日本人忙活

东北各界向调查团递送材料

第十章 我又有了新的利用价值

处长给我的赞语

处长的赏识

第十一章 与义勇军谈判

在义勇军的军营中

有趣的意外事件

第十二章 宪兵们的家常饭

新式绑票

开斯普事件

我被监视了

第十三章 日本人又有了新生意

生财有大道

带着血腥的钱

吸尽了民脂民膏

第十四章 被迫离开东北

将近结束了

在上海的奔走

我妻子的自述

结束语

附录

1. 007还是闵希豪生男爵

2. 英勇的抗战劲旅

译后记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是2014年由华章同人出版,作者万斯白。

得书感谢您对《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20世纪上半期中美史学交流:基于美著史书在华传播与影响的研究 电子书
20世纪上半期是美国史学进入中国并对中国史学产生影响的关键时期。通过翻译出版、期刊推介、用作教科书等形式,大量美著史书被引进中国,对中国史学的多个层面产生了影响。本书以20世纪上半期传播到中国的美著史书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详细梳理各类美著史书在中国译介与传播的具体历程,考察美国史学对中国史学(包括中国社会)的影响。
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 电子书
美国知名史学专家柯博文从局外视角,剖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以“小”生存的日本人:日本小巧文化的启示 电子书
5个方面阐述日本缩小型文化的特色。
日本侵占下东北经济的殖民地化 电子书
苏崇民著的《日本侵占下东北经济的殖民地化(侵略者是怎么干的侵略者都干了什么)(精)》所论述的是日本统治东北时期使东北经济殖民地化的整个过程,书中将193卜1945年间东北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从1931年到1936年是日本将中国东北的半殖民地经济初步变为殖民地经济的阶段。日本假手伪满政权以国有名义大肆侵占东北的铁路、银行、海关、工厂、矿山和土地,形成了伪满国家资本,建立起自己的财税体系,并
近代东亚中的日本及日俄、中日关系研究 电子书
本书集中收录了作者自20世纪70年代到21世初研究近代日本及日俄、中日关系的主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