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1):卡车司机的群体特征与劳动过程

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1):卡车司机的群体特征与劳动过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深入研究了卡车司机这个特殊群体,使社会公众更加了解和关爱,并且理解尊重他们的劳动。

内容简介

“2017中国卡车司机调查”课题组基于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所得到的数据和材料,较全面地勾勒出我国卡车司机群体基本的人口社会学特征,详细描述并分析了卡车司机群体劳动过程的基本特点,总结了影响和制约卡车司机群体工作的制度背景,并且面对卡车司机群体所面临的若干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九个比较具体的对策建议。课题组真诚地希望这些建言献策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促成有利于化解卡车司机群体面临困境的政策出台。课题组也真诚地希望通过这份研究报告的讲述,能够使社会公众更加了解和关爱卡车司机群体,理解并尊重他们的劳动。

作者简介

传化慈善基金会是由中国著名民营企业——传化集团捐资30亿元股权和现金,于2017年5月18日成立的一家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以“凝聚爱的力量、创造公益价值”为使命,相继展开“传化·善源社区”——助学、助医、帮困,“传化·安心驿站”,“传化·安心卫生室”——参与国家扶贫攻坚行动,至2020年,在深度贫困地区,资助2亿元,援建1000所村卫生室,服务100余万贫困人口。

“中国卡车司机调查”课题于2017年10月中旬正式立项,并成立课题组。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有: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沈原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亓昕博士、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游睿山博士、传化慈善基金会公益研究院(筹)专职研究员周潇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马丹博士。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者的话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调查概况

一 公路货运业的劳动主体:卡车司机

二 自雇与他雇:卡车司机生产体制的两种基本形态

三 研究设计与调查方法

第二章 卡车司机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一 卡车司机的个人、家庭与父代的状况

二 卡车司机的从业特征

三 卡车司机的车辆归属与车辆类型

四 卡车的排放标准与车辆类型

五 卡车司机的工作时间、工作强度与工作时的陪伴

六 卡车司机的家庭生活

七 卡车司机的收入、年行驶里程与损耗

八 行车事故与保险

九 卡车司机的健康状况与面临的问题

十 卡车司机的社会地位认知与未来的打算

第三章 卡车司机劳动过程的基本特点

一 “自雇体制”:既是小私有者,又是劳动者

二 “在路上”:移动的原子化劳动

三 “四海为家”:生产与再生产的融合

四 “男性气质”:伴随艰苦工作的文化符码

五 “虚拟团结”:以互联网为手段的团结机制

第四章 影响卡车司机的主要制度与政策

一 道路交通管理制度

二 行业制度/政策

三 环保政策

第五章 问题与对策

一 逐步有序地推进非标车型淘汰

二 稳步推进车辆环保升级

三 整治公路“三乱”,规范路检执法,清理不合理收费

四 简化办证、审验程序,争取实现全国范围的异地办理

五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偷油、偷货、“碰瓷”行为

六 提升高速公路休息区、物流港的服务质量,在国道沿线增设标准服务站

七 严防疲劳驾驶,关注卡车司机健康

八 谨慎实施无车承运人制度

九 去除对卡车司机的“污名化”

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1):卡车司机的群体特征与劳动过程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传化慈善基金会公益研究院“中国卡车司机调研课题组”。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1):卡车司机的群体特征与劳动过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第三部门研究(第10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10卷。
回家的路:重回生活的社会 电子书
如果没有对社会的合适解释,我们如何能够希望改变它呢?
农业转移人口生计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电子书
从多方面揭示了农村居民与“农转非”的居民生计资本现状、规律和存在的问题。
治理现代化与基层党内民主实践:对村级党组织民主选举过程的观察与调查 电子书
基层党组织民主选举过程展开全景式纪实,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现实心态进行深描。
大汇合与大分流:大变局下的中国现代化 电子书
深刻解析世界大变局和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