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将中国作为一个有机的动态的巨系统巨大规模人口国家、社会进行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国情与发展》布局和结构共分为一个导论和六篇。导论主要说明中国国情与发展之路的关系,介绍了现代中国研究的主要目的、各篇章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第1篇为自然国情与发展,包括地理与发展、资源与发展、环境与发展、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与发展等四章。第二篇为人力资源与发展,分为人口与发展、就业与发展、健康与发展、教育与发展四章。第三篇为经济国情与发展,分为经济增长与发展、农业与发展、工业与发展、知识与发展、减贫与发展四章。第四篇为城乡、地区与发展,本篇本分为地域与发展、地区与发展两章。第五篇为中国与世界,本篇讨论中国发展系统与外部更大系统的联系。最后一章为全书总结,对“中国之路”进行回顾与展望。
作者简介
作者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共十八大代表,国情研究(当代中国研究)的开拓者与领军人物,主持编写的《国情报告》对国家高层决策产生持续性重要影响,被国外学者誉为“当代中国最全面也是最具务实主义精神的经济学家”。近年来关于国情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有:《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中国:走向2015》《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中国:创新绿色发展》《中国道路与中国梦想》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1章 导论:中国国情与发展之路
1.1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国情
1.2 国情与发展经济学
1.3 怎样认识和理解“中国之路”
1.4 认真阅读中国这部“天书”
1.5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 自然国情与发展
第2章 地理与发展
2.1 地理与发展的关系
2.2 中国自然地理与发展
2.3 重塑中国经济地理
2.4 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家园
2.5 小结:建设美丽中国、绿色中国
第3章 资源与发展
3.1 资源消耗与发展模式
3.2 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3 中国资源工业的发展
3.4 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3.5 充分利用两种资源
3.6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3.7 小结:创新绿色现代化
第4章 环境与发展
4.1 环境与经济发展
4.2 中国古代环境状况变迁
4.3 生存型环境压力
4.4 工业化生态赤字迅速扩大
4.5 生态赤字逐步缩小
4.6 转向生态盈余
4.7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4.8 小结:从生态赤字扩大到生态赤字缩小
第5章 自然灾害、气候变化与发展
5.1 自然灾害、气候变化与发展的关系
5.2 自然灾害历史变迁
5.3 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国
5.4 温室气体排放超级大国
5.5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5.6 小结: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篇 人力资源与发展
第6章 人口与发展
6.1 人口与经济发展
6.2 中国人口历史变迁
6.3 中国现代人口转变
6.4 计划生育与人口红利
6.5 老龄化、少子化的双重挑战
6.6 从控制一代到调整一代
6.7 小结:从人口包袱到人力资源财富
第7章 健康与发展
7.1 健康与发展的关系
7.2 健康发展的黄金期
7.3 健康发展的缓慢进展期
7.4 构建世界最大的全民医保网
7.5 建设全民健康型社会
7.6 小结: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人”
第8章 教育与发展
8.1 教育与人力资本积累
8.2 从文盲充斥大国到初级教育大国
8.3 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
8.4 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8.5 小结:从文盲充斥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
第9章 就业与发展
9.1 就业与发展的关系
9.2 从劳动力大国到就业大国
9.3 从就业大国到就业强国
9.4 实现高质量的更加充分就业的目标
9.5 小结:从劳动力大国到就业强国
第三篇 经济国情与发展
第10章 中国现代经济增长
10.1 经济增长及来源
10.2 中国经济发展从领先到衰落
10.3 从“一穷二弱”到世界经济大国
10.4 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经济增长奇迹
10.5 小结:从“一穷二弱”之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11章 农业与发展
11.1 农业发展与转型
11.2 传统农业大国
11.3 农业初步转型发展期
11.4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全面转型
11.5 从农业大国到世界现代农业大国
11.6 迈向现代农业强国
11.7 小结: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12章 工业与发展
12.1 工业化
12.2 国家工业化: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12.3 混合工业化:建成世界工业大国
12.4 新型工业化:建成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12.5 绿色工业化:建成绿色工业强国
12.6 小结:从世界工业化落伍国到世界工业强国
第13章 知识与发展
13.1 知识、创新与经济发展
13.2 “李约瑟之谜”
13.3 从现代科技空白国到知识追赶国
13.4 加速追赶与信息革命
13.5 走向世界科技实力大国
13.6 迈向世界创新强国
13.7 小结:从科技空白国到世界创新强国
第四篇 公平与发展
第14章 减贫与发展
14.1 四类贫困与综合减贫
14.2 为消除贫困奠定基础
14.3 明显减少四类贫困人口
14.4 消除贫困的做法与经验
14.5 未来全面消除各类贫困
14.6 小结:从世界最大贫困人口国到世界最大人类发展国
第15章 城乡与发展
15.1 城乡转型
15.2 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
15.3 中国超大规模城镇化
15.4 四化同步破解四元结构
15.5 小结: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乡一体化
第16章 地区与发展
16.1 地区差距
16.2 中国地区发展战略的变化及影响
16.3 计划经济时期的地区差距变迁
16.4 改革开放时期地区发展差距变迁
16.5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6.6 小结:从大发展大趋异到共同发展大趋同
第五篇 中国与世界
第17章 中国与世界
17.1 全球化与中国
17.2 全球化的边缘化者
17.3 全球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17.4 从全球化的受益国到贡献国
17.5 中国在世界地位和作用的跃迁
17.6 小结:从全球化边缘化者到最大贡献者
第六篇 总结
第18章 中国之路回顾与展望
18.1 中国之路的命题
18.2 中国之路的历程
18.3 中国发展战略创新
18.4 东方巨人的成功之道
18.5 未来中国走向
18.6 结语:而今迈步从头越
附录1 主要名词解释
附录2 数据库索引
一、综合类数据库
二、经济类数据库
三、教育类数据库
四、自然资源类数据库
五、工农业类数据库
六、科技类数据库
七、人类发展数据库
八、人口与就业数据库
九、贸易类数据库
后记
中国国情与发展是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鄢一龙。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国情与发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