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与发展

中国国情与发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将中国作为一个有机的动态的巨系统巨大规模人口国家、社会进行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国情与发展》布局和结构共分为一个导论和六篇。导论主要说明中国国情与发展之路的关系,介绍了现代中国研究的主要目的、各篇章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第1篇为自然国情与发展,包括地理与发展、资源与发展、环境与发展、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与发展等四章。第二篇为人力资源与发展,分为人口与发展、就业与发展、健康与发展、教育与发展四章。第三篇为经济国情与发展,分为经济增长与发展、农业与发展、工业与发展、知识与发展、减贫与发展四章。第四篇为城乡、地区与发展,本篇本分为地域与发展、地区与发展两章。第五篇为中国与世界,本篇讨论中国发展系统与外部更大系统的联系。最后一章为全书总结,对“中国之路”进行回顾与展望。

作者简介

作者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共十八大代表,国情研究(当代中国研究)的开拓者与领军人物,主持编写的《国情报告》对国家高层决策产生持续性重要影响,被国外学者誉为“当代中国最全面也是最具务实主义精神的经济学家”。近年来关于国情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有:《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中国:走向2015》《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中国:创新绿色发展》《中国道路与中国梦想》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1章 导论:中国国情与发展之路

1.1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国情

1.2 国情与发展经济学

1.3 怎样认识和理解“中国之路”

1.4 认真阅读中国这部“天书”

1.5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 自然国情与发展

第2章 地理与发展

2.1 地理与发展的关系

2.2 中国自然地理与发展

2.3 重塑中国经济地理

2.4 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家园

2.5 小结:建设美丽中国、绿色中国

第3章 资源与发展

3.1 资源消耗与发展模式

3.2 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3 中国资源工业的发展

3.4 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3.5 充分利用两种资源

3.6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3.7 小结:创新绿色现代化

第4章 环境与发展

4.1 环境与经济发展

4.2 中国古代环境状况变迁

4.3 生存型环境压力

4.4 工业化生态赤字迅速扩大

4.5 生态赤字逐步缩小

4.6 转向生态盈余

4.7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4.8 小结:从生态赤字扩大到生态赤字缩小

第5章 自然灾害、气候变化与发展

5.1 自然灾害、气候变化与发展的关系

5.2 自然灾害历史变迁

5.3 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国

5.4 温室气体排放超级大国

5.5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5.6 小结: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篇 人力资源与发展

第6章 人口与发展

6.1 人口与经济发展

6.2 中国人口历史变迁

6.3 中国现代人口转变

6.4 计划生育与人口红利

6.5 老龄化、少子化的双重挑战

6.6 从控制一代到调整一代

6.7 小结:从人口包袱到人力资源财富

第7章 健康与发展

7.1 健康与发展的关系

7.2 健康发展的黄金期

7.3 健康发展的缓慢进展期

7.4 构建世界最大的全民医保网

7.5 建设全民健康型社会

7.6 小结: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人”

第8章 教育与发展

8.1 教育与人力资本积累

8.2 从文盲充斥大国到初级教育大国

8.3 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

8.4 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8.5 小结:从文盲充斥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

第9章 就业与发展

9.1 就业与发展的关系

9.2 从劳动力大国到就业大国

9.3 从就业大国到就业强国

9.4 实现高质量的更加充分就业的目标

9.5 小结:从劳动力大国到就业强国

第三篇 经济国情与发展

第10章 中国现代经济增长

10.1 经济增长及来源

10.2 中国经济发展从领先到衰落

10.3 从“一穷二弱”到世界经济大国

10.4 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经济增长奇迹

10.5 小结:从“一穷二弱”之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11章 农业与发展

11.1 农业发展与转型

11.2 传统农业大国

11.3 农业初步转型发展期

11.4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全面转型

11.5 从农业大国到世界现代农业大国

11.6 迈向现代农业强国

11.7 小结: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12章 工业与发展

12.1 工业化

12.2 国家工业化: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12.3 混合工业化:建成世界工业大国

12.4 新型工业化:建成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12.5 绿色工业化:建成绿色工业强国

12.6 小结:从世界工业化落伍国到世界工业强国

第13章 知识与发展

13.1 知识、创新与经济发展

13.2 “李约瑟之谜”

13.3 从现代科技空白国到知识追赶国

13.4 加速追赶与信息革命

13.5 走向世界科技实力大国

13.6 迈向世界创新强国

13.7 小结:从科技空白国到世界创新强国

第四篇 公平与发展

第14章 减贫与发展

14.1 四类贫困与综合减贫

14.2 为消除贫困奠定基础

14.3 明显减少四类贫困人口

14.4 消除贫困的做法与经验

14.5 未来全面消除各类贫困

14.6 小结:从世界最大贫困人口国到世界最大人类发展国

第15章 城乡与发展

15.1 城乡转型

15.2 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

15.3 中国超大规模城镇化

15.4 四化同步破解四元结构

15.5 小结: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乡一体化

第16章 地区与发展

16.1 地区差距

16.2 中国地区发展战略的变化及影响

16.3 计划经济时期的地区差距变迁

16.4 改革开放时期地区发展差距变迁

16.5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6.6 小结:从大发展大趋异到共同发展大趋同

第五篇 中国与世界

第17章 中国与世界

17.1 全球化与中国

17.2 全球化的边缘化者

17.3 全球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17.4 从全球化的受益国到贡献国

17.5 中国在世界地位和作用的跃迁

17.6 小结:从全球化边缘化者到最大贡献者

第六篇 总结

第18章 中国之路回顾与展望

18.1 中国之路的命题

18.2 中国之路的历程

18.3 中国发展战略创新

18.4 东方巨人的成功之道

18.5 未来中国走向

18.6 结语:而今迈步从头越

附录1 主要名词解释

附录2 数据库索引

一、综合类数据库

二、经济类数据库

三、教育类数据库

四、自然资源类数据库

五、工农业类数据库

六、科技类数据库

七、人类发展数据库

八、人口与就业数据库

九、贸易类数据库

后记

中国国情与发展是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鄢一龙。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国情与发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改革开放与澳门发展 电子书
本书以历史发展进程为经,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澳门的行政法务建设、经济转型与起飞、在改革开放中的角色及发展定位、城市建设与科技发展、社会变迁、文化发展与繁荣、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九个领域为纬,理性而客观地展现澳门这40年来的发展变化、经验积累和政策变迁。参与撰写本书的37位作者均是澳门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在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贤达。
河南省发展与投资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投资领域中的发展情况。
县域经济发展与规划 电子书
本书用科学的态度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宏观和微观多层次、多方面阐述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巴西电力发展与新模式 电子书
本书共9章,分别为综述、早期的电力模式、行业新模式的建立、经济机构和管理机构、系统规划和运行、电力交易、新模式的实践与成果、促进能源交易的相关举措、巴西电力行业新模式建立思路。
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两篇,讲述了“绿色发展”和“生物质能”的理论来源,对“绿色发展”与“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等问题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