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力求探索以“非传统思维”“非主流途径”“非常规方式”将宽广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分层次、按对象、有目标地传播到海外的有效方法。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发现,国家形象仍然是中国对外传播有效性的软肋,中国自身定位的和平形象与海外对中国普遍认知的“威胁”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对中华义化全球推广的激进手段、自称“厉害”的活语方式,国内外舆论存在深刻的分歧和明显的争议。在国际交往中,民间力量大有可为,公众外交潜力深厚。文化传播要因利导,“借船”“借机”将可爱、可信的中国形象传扬出去。

作者简介

  郭镇之,籍贯江西吉安,出生于江苏镇江,成长于云南昆明。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新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广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教研工作,2004年加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授(2016年退休)。主要研究方向是巾外广播电视史、传播理论、同际与文化间传播。主要著作有《中国电视史》《北美传播研究》《传播论稿》。主编教材《中外广播电视史》《当代广播电视学》。主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传媒的历史与分析:大众媒介在加拿大》《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文化研究基础理论》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章节目录

导论 走向世界的中国与中华文化
绪论 创新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从“现实政治”到“观念政治”
——论国家战略传播的道义感召力
国际传播要巧用力

形势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面临的挑战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目标与形势
“中华文化”研究概貌
“国家形象”概念述评
中国对外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回顾 中国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历史
中华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孔子学院的功能定位与安全发展
中国文化中心的发展镜鉴

学理 对外宣传与全球传播的理论基础
文化与政治、宣传与传播:学术基础与理论思路
对外宣传的现代化:西方的观点与美国的历程
文化全球化:经验研究与理论发展
理论溯源:文化地理学与文化间传播

地缘 以亚洲为例的文化地理观察
文化地理:从文化区域出发
日本近代的对外文化交流
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
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与华语电视
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的传播

传者 新时代环境下的多元传播力量
出海实践:对外传播者的成就与挑战
借船出海、乘机出海
西方传播学语境下的族裔媒体研究
“旅侨”概念及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内容 话语叙事视角下的传播文本
对传播内容的文本研究和话语分析
韩国纪录片《超级中国》中的中国形象
《中华的故事》所讲的中国故事:BBC纪录片的叙事话语
短视频表达:中国概念对外传播的多模态话语创新

受众 复杂多样的跨国传播接受者
对国际受众及其效果的研究与调查
跨国传播视域下受众研究的嬗变
本土文化因素对非洲记者关于中国形象认知的影响
关于BBC中国主题纪录片的两次国外小型受众调查

对策 新媒介条件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战略与策略
新渠道、新话语:新媒介环境中的战略与策略
……
结论 创新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电子书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群众文化工作实务   群众文艺创作手册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   群众文化案例选编   文化馆(站)服务与管理   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聊聊酱酒 电子书
这是一本关于酱酒的普及类图书。本书的作者是茅台镇一位从事20多年酱酒研究和酒文化宣传的知名人士,他分成几个章节给读者讲述酱酒市场的状况和发展情况、酱酒工艺、酱酒文化、酱酒品牌推广、酱酒营销方式以及酱酒的品评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等。本书整体内容比较完整,条理清晰,语言通俗幽默,可读性强。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认知行为疗法咨询方案 10大心理障碍 电子书
本书涉及的10大心理障碍包含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场所恐惧症、特定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强迫症、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
厦门饮食文化 电子书
厦门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闽菜”的重要代表,以闽南风味为主,台湾、东南亚风味为辅,以清鲜、淡爽、鲜嫩和善用甜辣为主要特色。厦门菜以烹制各种海鲜菜肴见长,又兼具了传统小吃名点、素菜、药膳等特色“招牌”,饮誉海内外。《厦门饮食文化》内容包括厦门传统菜谱和美味佳肴、风味小吃和特色茶配、名厨名店与市井美食、加工食品与茶酒饮料、家常食粮和节庆食俗等部分,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厦门饮食文化悠久的历史和发展,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