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传播:华文媒体海外传播研究

软传播:华文媒体海外传播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于海外华文媒体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应该有较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对国内相关领域的政策制定者以及研究者也会有参考启发意义。

内容简介

首先,本书第一章对华文媒体、华语媒体、华文传媒、华人媒体、中文媒体等相关概念做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辨析,对本书中的研究对象做了一个界定:“针对海外传播市场、以海外受众为传播对象的民间商业性华文媒体。”

作者在“媒体的分类”中明确提出要区分“华文媒体与中文媒体”的不同,研究者应按传播地域文化和传播受众的差异对媒体进行分类,这样才能对同文化环境和跨文化环境中的传播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科学总结。

其次,作者在书中梳理了“软传播”一词的源流,指出“软传播”实际是研究者应用跨文化传播理论或思维针对各种社会传播现象所提炼出的新概念,该概念的内涵也正在形成和完善中。针对当前华文媒体海外生存与发展的现状,作者首次从华文媒体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明确阐释了“软传播”概念的内涵,并在此概念的指引下,把跨文化传播策略具体应用到华文报纸、华语广播电视、华文网络的微观经营管理活动中,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本地化传播战略。

最后,作者基于“全媒体”和“大传播”的理念,在国内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华文媒体与华文教育互动理论”,对海外华文媒体和华文教育互为涵养资源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这也是具有创建意义的全新理论。

总之,本书作者融合了媒体经营管理、跨文化传播、新媒体技术、社会语言学等领域的知识理论,试图提出一套系统的指导跨文化语境下海外华文媒体经营管理活动的应用理论,这在之前国内华文媒体研究者的论著中比较少见。

作者简介

作者纪秀生,华侨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有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传播语言学。

出版著作《传播语言学》(合著)、《汉语人名学论纲》《语言理论的现代阐释》《语言学引论》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华文媒体概念界定与研究述评

一、基本概念辨析

(一)媒介、媒体、传媒

(二)媒体的界定与分类

二、华文媒体的界定与其他相似概念的辨析

(一)华文媒体的界定

(二)华文媒体与中文媒体的异同

(三)华文媒体与华文传媒的异同

(四)华文媒体与华语媒体的异同

(五)华文媒体与华人媒体的异同

三、华文媒体产生的原因

(一)“黑白乌鸦”的文化表达

(二)“多数”与“少数”之间的同化

四、国内外跨文化传播与华文媒体研究述评

(一)国外跨文化理论与族裔媒体研究

(二)国内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华文媒体研究

五、华文媒体海外传播的意义

(一)华文媒体海外传播是构建当下真实中国形象、避免“文化误读”的国际传播力量

(二)华文媒体是在海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建构“华人双重身份认同”的族裔媒体力量

(三)华文媒体是在海外推广中华语言文字的主要阵地

第二章华文媒体“软传播”的理念

一、对外传播与国际传播:理念与实践的问题

(一)缺乏跨文化传播思维,以对内传播的“惯性思维”进行对外传播

(二)“正面宣传”绝对化,易导致负面传播效果

(三)传播渠道单一,传播风格趋“硬”,没有形成立体、人性化的国际传播态势

二、“软传播”概念的提出与深化

三、华文媒体软传播的策略

(一)华文新闻媒体的“软传播”策略

(二)华文娱乐媒体的“软传播”策略

四、软传播理念下的华文媒体的分类应用

(一)华文报纸的多维发展战略

(二)华语广播电视的品牌发展战略

(三)华文网络媒体的分众化传播战略

第三章华文报纸研究

一、华文报纸的历史与发展规律

(一)华文报纸的产生

(二)历史上出现的华文报纸办报高潮

(三)影响华文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地国的媒体生态环境

(四)影响华文报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二:华人移民趋势与分布

二、华文报纸的编排特色与策略

(一)文字语言“本土化”

(二)版面编排“分众化”

(三)专栏特色突出中华文化

三、华文报业的问题与挑战

(一)东南亚华文报纸的读者危机

(二)华文报纸的办报水平堪忧

(三)网络媒体对华文报业的挑战

四、华文报纸的多维发展战略

(一)华文报纸社会角色的“双重定位”

(二)华文报纸的新闻专业理念

(三)华文报纸传播内容定位的细化

(四)华文报纸的联盟合作

第四章华语广播电视的研究

一、华语广播电视的历史

(一)华语广播

(二)华语电视

二、华语广播电视发展中的挑战

(一)各国广播电视政策管控严格

(二)资金消耗大、技术更新快

(三)市场竞争激烈、树立品牌难度大

(四)当地国华人华侨差异大,受众选择习惯不统一

三、华语广播电视的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一)品牌的内涵

(二)管理学上的“战略”内涵

(三)华语广播电视品牌发展战略

(四)案例分析:从“凤凰之路”看媒体品牌之“魂”

(五)海外电视观众收视效果的前期探索性研究

第五章华文网络媒体研究

一、早期华文网络媒体的历史与特点

(一)《华夏文摘》的创办

(二)中文新闻组(ACT)的创办

(三)早期纯文学网络媒体的特点

(四)马云创办的商业性华文网站:中国黄页

二、当前华文网络媒体的发展问题

(一)误用“大众传播”模式

(二)专业理念缺失

(三)资金循环不畅

三、华文网络媒体的“分众化传播”理念

(一)何为“分众”

(二)分众传播的现实基础

(三)大众传播模式与分众传播模式比较

四、华文网络媒体的分众传播策略

(一)调查所在国华文“网民”分化趋势,以“分众化网民”的触网习惯设计网站架构

(二)“传播者”变为“组织者”,从分众网民中开发提炼新产品

(三)采用“窄告”技术,形成运营资金良性循环

五、华文网络媒体内部“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创新”实践

(一)“创新管理”理论的渊源

(二)“管理创新”是华文网络媒体内部科学管理的必然趋势

(三)基于“创新管理”的华文网络媒体“创新链”

第六章华文媒体与华文教育互动研究

一、华文媒体:新世纪发展华文教育的新思路

(一)华文教育内涵新释

(二)海外华文媒体在华文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三)历史观:海外华文媒体在华文教育中的作用

(四)海外华文媒体在华文教育中的运作机制思考

二、华文教育:新世纪发展华文媒体的“蓝海战略”

(一)“媒体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华文教育是发展媒体软实力的“蓝海战略”

(三)华文受众研究是推动媒体软实力和华文教育发展的“交汇点”

三、“华文传播与教育互动理论”的理论范式与应用实践

(一)媒体内涵在“互动理论”中的延伸

(二)教育内涵在“互动理论”中的延伸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华文教育体系——以法国里昂第三大学为例

四、影响力经济:媒体与华文教育的发展动力

(一)媒体影响力的本质

(二)影响力的发生与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软传播:华文媒体海外传播研究是2013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韩愈。

得书感谢您对《软传播:华文媒体海外传播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微课版) 电子书
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技巧全解析
《白氏文集》日本传播史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系列之一。
晚明印刷传播 电子书
传播技术教材:原理与应用、新闻传播基础、现代传播技术及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
态度研究与技术传播(英文版) 电子书
本书是一项针对中国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对在中国高校开设“英语技术传播(写作)”课程主要问题所持态度的定量研究。此项研究旨在调查在评定教授“技术传播(写作)”和该课程及相关专业设置可行性中研究对象态度所起的作用。这项调查将态度研究作为高等教育“英语技术传播”课程与专业设计研究手段,探究了一种全新、实用、系统的研究方法。
翻译与传播(第2期) 电子书
《翻译与传播》由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主办,本册是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