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从破解班主任工作中遭遇的普遍性问题出发,与大家分享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操作策略,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内容简介
班级激励,基于初中生的成长需求和班级的发展现状,善于利用和开发班级激励资源,主要包括来自于青春期、班级岗位、网络、个性优势和教育问题中的资源等。选择适用的班级激励方式,积极评价处于成长中的学生,选择优势视角面对学生的发展问题,促进学生的微小改变,对特殊学生进行特别辅导。重视优化班级激励环境,增进与学科教师的互动,改进与学生的交往,促进学生之间的融合,从而主动建设育人环境。
作者简介
作者王卫明,一九五八年生于北京,早年任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通史陈列部。一九八一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经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班,一九八六年在学期间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留学于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一九九O年任日本文理大学专职讲师,太平洋地域研究所专职研究员。一九九七年始,任日本京都橘女子大学文学部文化财学科副教授至今。专攻东洋美术史,主要从事中国佛教美术史、唐宋绘画史及中国绘画文献史等研究。曾于日本及国内发表论文多篇。所属学会:日本美术史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一位班主任中的“高富帅”(代序)
前言
第一章 班级激励:含义与原则
第一节 班级激励的含义
第二节 基于学生成长需求
第三节 基于班级实际情况
第二章 班级激励资源:利用与开发
第一节 发挥自身个性优势
第二节 正向引导青春活力
第三节 开辟网络教育空间
第四节 挖掘问题背后资源
第五节 丰富岗位角色体验
第三章 班级激励方式:选择与适用
第一节 坚持使用积极评价
第二节 选择优势视角面对
第三节 努力促进微小改变
第四章 班级激励环境:优化与浸润
第一节 增进与教师的互动
第二节 改进与学生的交往
第三节 促进学生之间的融合
第五章 班级激励机制:保障与运行
第一节 调动学生全员参与
第二节 更好开展亲师合作
第三节 加强班级活动统筹
班级激励是2014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卫明。
得书感谢您对《班级激励》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