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对于了解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了解金融监管具有指导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探究目前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现有法律保护所存在的背景、问题和根源,尝试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的赋权下,为构建满足上海靠前金融中心建设需求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体系,并为其提供一些可予执行的政策建议和方案。
作者简介
作者郑彧,法学博士,现为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副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章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争议及前行
一、何谓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二、本书的语境与定义
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基石作用:金融市场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保障
第二章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法律保护:国际经验与启示
一、立法对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地位的明确授权
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规则优先性和最终性的法律保障
三、对于商事习惯的优先承认与保护
四、高效的商事纠纷快审快裁和专业裁决制度
第三章 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法律保护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法律地位界定不明
二、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变动规则与传统民法要求存在冲突
三、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对交易标的的出质、质押登记及质押物的处置效力并无法律授权
四、提前终止净额结算的效力缺少法律保护
第四章 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法律保护之提升路径
一、尽快明确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法定地位,通过法律或者司法实践赋予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内部规则的普遍“对世权”
二、赋予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交易过户中所有权变动的特别保护规则
三、应该通过司法实践承认商事担保规则与民事担保规则的不同适用标准
四、尽快赋予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对金融产品质押的“登记生效”的功能
五、赋予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标准合约中提前终止净额结算约定的法定化效力
六、通过司法实践或司法解释尽快将商事习惯直接作为法源进行承认与保护的条件与标准
七、建立涉及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纠纷的专属管辖或指定管辖机制
结语
附录1 信托登记的疑难法律问题研究
绪言 信托登记的意义及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的使命
一、信托登记对于信托法移植、信托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我国信托登记的现实困境
三、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的创立背景与预期职能
四、推进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之登记业务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 解释论下信托登记的效力分析与模式探索
一、信托登记规定的比较研究
二、现行法律框架下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登记业务的范围与效力分析
三、依托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完善信托登记模式的探索
第二章 信托登记公司之财产登记的疑难问题
一、(其他)财产登记对信托当事人的意义
二、(其他)财产登记对第三人的意义
三、新型财产权利能否登记成为信托财产
第三章 信托登记公司之产品登记的疑难问题
一、产品登记的实践价值
二、产品登记在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
第四章 信托登记公司之受益权登记的疑难问题
一、受益权的性质及登记效力
二、受益权转让的登记
三、受益权质押的登记
结论 保障中国式信托登记的可行方向
一、借助法律解释力图解决的问题
二、司法“先行先试”的依据与构想
附录2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实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有关事项的通知
一、《原则》的主要内容
二、充分认识实施《原则》的重要性
三、积极稳妥实施《原则》
附件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和职责
附录3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实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有关事项的通知
一、充分认识落实FMI原则的重要意义
二、积极稳妥实施FMI原则工作
附录4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关于支付及交收系统委员会与国际证监会组织的金融市场基建的原则适用范围的指引
附件 《金融市場基建的原則》概要
組織概要
信貸及流動資金風險管理
交收
中央證券託管機構及價值交換交收系統
違責管理
一般業務及運作風險管理
使用
效率
透明度
附录5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法律保护的国际经验
一、业务规则有效性
二、破产法相关(零点)规则适用的原则
三、结算的终局性
附录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海金融法院案件管辖的规定
明确案件管辖范围 服务保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法律保护:现状、冲突与改进是201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郑彧。
得书感谢您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法律保护:现状、冲突与改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