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主体建构与身份认同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主体建构与身份认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与时俱进,脚踏实地,为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内容简介

本书稿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0BZW009),鉴定结果为“良好”。本研究从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把文论研究与文论言说者研究结合起来,打破了以往文学理论研究就理论谈理论的局限,目的是将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置于政治、经济、消费、媒介、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深入探讨和剖析这些复杂因素如何形塑和建构了文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也使文学理论产生改变,具有一定的理论启示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李旭东,生于燕赵之地,却非慷慨悲歌之士;居京畿之地,却无叱咤风云之缘。儿时“兼济天下”的梦想已渐行渐远,如今“独善其身”的道路仍漫漫而修远。小说代表作《换届》、历史读物代表作《唐乱》。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理论篇

第一章 身份认同及其相关概念阐释

一 身份认同的概念梳理

二 主体性及其建构

三 “自我”与“他者”

四 身份认同中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五 身份认同与现代性

第二章 中西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考量

一 知识分子释义

二 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考量

三 西方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考量

现象篇

第三章 政治语境下当代文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

一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二 学术话语权的回归与言说者的主体身份建构

三 “新启蒙”文论话语的兴起与衰退

四 超越启蒙心态,重建启蒙主体

第四章 主体衰落:媒介新变与当代中国文论话语转型

一 大众媒介变迁与当代文论嬗变

二 影视媒介与电视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

三 网络媒介时代文学理论的新变

四 网络媒介时代的公共领域与文艺理论家的身份选择

综合篇

第五章 裂变与危机:消费文化与当代中国文论话语重构

一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二 消费文化语境下西方文论话语的转变

三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当代文论话语重构

四 文化话语权变迁与主体身份转变

第六章 自我与他者:全球化语境下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文化认同

一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文化认同

二 全球化语境下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危机的表征

三 全球化语境下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主体建构与身份认同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旭东。

得书感谢您对《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主体建构与身份认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林纾古文论综论 电子书
本书共六章,包括:林纾古文论的学术渊源、林纾古文文体论、林纾古文艺术论、林纾古文批评论、林纾古文论的拓展研究等。
西方现代文论经典导读 电子书
本书为西方现代文论双语课程教材。全书选取了现代西方文学理论的经典篇章共21篇,覆盖从形式主义到文化研究的多方面内容,从经典原文的学习入手,引导学生了解现代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的概貌,并认识不同的研究路径和方法。书中的篇章原文采用英文,并配有汉语导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原文的核心内容及重要意义。本书的编写吸收了新近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文学理论发展的趋势,凸显了人文精神的现代转型。
中文论坛.第四辑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中国诗学研究、湖北当代文学研究、五四研究、文学图像学研究、海外汉学研究、语言研究、学术活动综述等栏目。
中文论坛(第一辑) 电子书
本书分为古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化与文学研究、当代文学研究、中外文论与美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等栏目。
中文论坛(第5辑) 电子书
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5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