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民俗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民俗学研究70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兴起于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眼光向下”的学术革命。

内容简介

1949年之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民间文学作为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民众智慧的思想结晶,在人民概念的形成、集体与传统的界定、民族精神的提炼等基本问题上贡献卓著,对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8年以来,民俗学的复兴进一步加快了民族国家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复兴、村落保护、乡村振兴等方面均有杰出贡献。

作者简介

编者叶涛,1963年生,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民俗学、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点主要奠基者。1985年参与创办《民俗研究》杂志,曾长期担任主编。1987年参与创办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曾任所长。2008年起任职于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领域为民俗学、民间文学、中国民间信仰。著有《民俗学导论》《中国民俗》《泰山香社研究》《泰山石敢当》《中国京剧习俗》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摘要

上编 民间文学

第一章 民间文学思想史

第一节 1949—1957年:民间文学体制内的独立

第二节 1958—1966年:民间文艺学的高扬

第三节 新时期:民间文艺学的恢复及其文化学走向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民间文学研究的本位缺失

第五节 新世纪民间文学研究的多维视野与多元范式

第二章 神话研究

第一节 神话的界定:多元化视角

第二节 神话谱系建构和溯源研究

第三节 神话母题研究与母题索引的编纂

第四节 活态神话与民族志研究

第五节 从新神话主义到神话主义

第六节 面向未来的中国神话学

第三章 民间传说研究

第一节 “历史演进法”与古史传说研究

第二节 传说的文化审美研究

第三节 “四大传说”经典的生成

第四节 语境中的地方话语

第五节 都市传说的兴起

第六节 传说的形态学研究

第七节 传说学的理论建设

第四章 民间故事研究

第一节 故事研究的分期及特点

第二节 故事学理论研究

第三节 中国民间故事史的书写

第四节 各国各民族故事的比较研究

第五节 故事类型研究

第六节 故事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第七节 故事家及其故事讲述研究

第八节 故事研究的突围之路

第五章 史诗研究

第一节 史诗的发现与搜集

第二节 史诗的美学研究及起源研究

第三节 史诗的情节类型、比较及传承人研究

第四节 口头诗学研究

第六章 歌谣研究

第一节 歌谣文本的搜集、整理与出版

第二节 歌谣史研究

第三节 歌谣学基础理论的探讨

第四节 歌谣研究的方法论

第五节 歌谣研究中的问题与展望

第七章 谚语研究

第一节 谚语的搜集、辑录与整理

第二节 农谚和气象谚语的搜集与普及

第三节 谚语作为民族精神建构的重要资源

第四节 《中国谚语集成》的成绩、经验与反思

第五节 研究视角的多元化进程

第六节 中国谚语史的书写

第七节 谚语研究范式的转换

第八章 曲艺说唱研究

第一节 曲艺研究范式的建立

第二节 从文史研究到多学科参与

第三节 研究视角的转变:从静态到动态

第四节 曲艺资料建设与曲艺史书写的成就与反思

第五节 研究趋势及特点

第九章 民间小戏研究

第一节 1951—1966:作为教化工具的民间小戏

第二节 1978—2000:从文学艺术研究到文化研究

第三节 2001—2018:民间小戏的传承发展到遗产保护的研究

第十章 民间文学搜集整理

第一节 以民歌搜集为主的采风运动

第二节 一篇文章引发的论争

第三节 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程

第四节 搜集整理的科学性与可读性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影响

第六节 反思与重构

下编 民俗学

第十一章 民俗学基础理论研究

第一节 “现在学”理论构想的提出

第二节 现代性反思的内在歧路

第三节 先验语境与“生活世界”概念的实践应用

第四节 从私民变成公民的目的条件

第五节 实践民俗学:学科的先验奠基与日常生活启蒙

第十二章 岁时节日研究

第一节 岁时节日文献志与岁时节日文化史研究

第二节 岁时节日研究的分期及特点

第三节 节日理论的研究

第四节 节日习俗的研究

第五节 岁时节日的应用研究

第十三章 人生仪礼研究

第一节 传承与重建:人生仪礼研究的实践转向

第二节 人生仪礼的历史研究

第三节 “过渡礼仪”与“礼俗互动”

第四节 公共民俗学视角下的人生仪礼“非遗”保护研究

第十四章 民间游戏研究

第一节 民间游戏研究态势

第二节 “民间游戏”概念与分类

第三节 民间游戏价值、功能的讨论

第四节 民间游戏的起源与发展演进研究

第五节 回到生活的民间游戏传承

第十五章 民间信仰研究

第一节 民间信仰研究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民俗学在民间信仰研究中的理论贡献

第三节 从事象研究到事件研究 ——以民俗关系为方法

第十六章 乡村社会治理研究

第一节 民俗学乡村社会治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第二节 民俗学乡村社会治理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 民俗学乡村社会治理研究的特点

第十七章 旅游民俗研究

第一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二节 民俗旅游的影响与民俗文化的保护

第三节 民俗主义与本真性

第四节 旅游民俗学的学科建构和理论探索

第十八章 学术期刊与学科建设

第一节 《民间文艺集刊》与民间文艺理论建设的启动

第二节 《民间文学》对全国民间文学工作的领导作用

第三节 上海民间文化三刊在学科建设中的意义

第四节 《民间文化论坛》对民间文学研究的引领作用

第五节 《民俗研究》成长为学科建设的中流砥柱

第六节 《民族文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在学科建设中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中文著作

译著

英文文献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后记

新中国民俗学研究70年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叶涛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新中国民俗学研究70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管理哲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借助哲学思维对管理的哲学分析、管理哲学思想述要、管理方法论、管理价值论、管理环境论、管理实践论共6章进行论述。
管理研究方法 电子书
本书分为11章,分别为研究与管理研究概论、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研究选题与研究方案、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方法、逻辑研究方法、统计研究方法等。
地点理论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学术热点“地点理论”的专著。
家庭负担系数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对当前我国居民家庭支出的一项探索性研究。
英汉使役动词研究 电子书
每一种语言都有表达使役的动词和构式,谈语言谈语法必谈使役用法,英汉表达使役概念和使役意义的方式非常丰富。本书探讨了常用的英汉使役构式的异同、动词及物性、非典型使役构式等。以大量的例证说明构式题元角色分析法、标记论和使役过程重写法能较好地分析和解释非典型使役构式,反身代词这一角色的句法表现对于各类非典型的使役动词使役性的解读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