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改革哲学

中国的改革哲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用中国的方式,讲好中国改革故事,建构中国气派的认知方法,以5000年文明理解中国40年改革,寻找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思维方式。

内容简介

中国走过40年改革历程,得以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造就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增长奇迹。发掘中国改革的成功奥秘,对于中国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本书立足中国历史与实际,“以中国为方法”,为理解中国的经济奇迹提供一种全新的解释框架。它将揭示出,中国改革的成功奥秘,是改革背后的包容性思维方式与哲学观念。对待不同的经济学说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改革方案,中国都是以学习的态度汲取其合理成分,又以批判的眼光去除其不足之处,并最终混合应用于改革实践。政府与市场、集中与分散、管制与自由、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国内与国际、东部与中西部……在所有这些相关联的二元范畴中,中国的经济改革始终坚持执两用中、进行综合运用,形成了各种元素相互抵消缺点而又彼此激荡优势的“混合优势”或者说“叠加优势”。

对所有希望理解并借鉴中国改革经验的个人、机构或国家,中国改革提供的不仅是全新的发展模式,更是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思维方式与哲学观念。

作者简介

作者李拯,1987年出生于湖北省广水市,200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同年加入人民日报评论部并工作至今。曾参与编撰《习近平用典》《习近平讲故事》等图书,并出版个人著作《历史不糊涂》,版权输出到韩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1

推荐序2

推荐序3

前言 以5000年文明理解40年改革

第一章 中国经济改革的思维方式

改革40年的经济奇迹

如何“理解中国”

寻找中国改革的哲学观念

包容型智慧在中国改革中的运用

第二章 “特色+”和“开放+”

计划外的野蛮生长

对计划经济的深刻反思

打开一扇开放的窗口

“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就必须是纯粹的呢?”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演进过程

“特色+”和“开放+”,让中国吸收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第三章 理性设计与自发创造

“这个官司交给我替你们打好了!”

“先不要动他!”

中国式的制度变迁

中国改革是试错机制、学习机制和理性化机制的结合

第四章 增量改革

莫干山会议上的挂牌辩论

刀尖上的蜂蜜

增量改革在其他改革领域的运用

“增量+”:改革的时间进程、顺序选择与策略设计

第五章 多元一体

苏南模式:计划经济遗产的自发延伸

温州模式:逆向竞争优势

珠江模式: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建立

“多元一体”的中国想象

第六章 城乡二元

打捞沉默的农村与农民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

中国农民与二元经济模型

农民理性扩张到现代文明

城市是推动器,农村是稳定器

第七章 第三条道路

政府与市场:悬而未决的争议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双向互动

市场激发活力、政府维护稳定

应对不确定性的包容性解决方案

第八章 作为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中国

包容型智慧看待世界的方式

包容型智慧是明确的思想地图

包容是中国的生长方式

由改革而强大:向现代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

结语 包容是维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最优方案

中国的改革哲学是2018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李拯。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的改革哲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家(修订版):镜鉴兴衰三千年 电子书
本书完整记录了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的改革历程。
大变局: 晚清改革五十年 电子书
历史作家谌旭彬延续自己关注中国古代变革时期的系列写作,完成了一场对清末半个世纪历史的深入复盘,逐一审视转型年代的典型人物,展示出各种力量如何运行的内在规律。
思变与应变: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实政改革(1895~1899) 电子书
本书研究了1895~1899年清政府主导下的各种改革的经过和结果。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6)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德国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 电子书
本书研究了15世纪初期德国的宗教改革和随之引发了德国农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