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乡村管理思想历史演变研究

清末乡村管理思想历史演变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寻求社会主义村民自治的学理依据,揭示其深层次的历史启示,预测与把握其未来走势。

内容简介

清末乡村管理思想历史演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术问题,学界有关这一历史现象专门而系统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笔者首先梳理了我国传统乡村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基本内容与特点,进而就其在清代中期的总结与发展略作介绍;之后,笔者逐层解析其历史演变的发端与动力、争论与趋同、阶段与内涵、特征与原因,力图走向思想变迁的历史现场;进而探讨了清末乡镇自治思想的实践,以及其历史演变后的国家与乡村关系;最后,笔者试图揭示出其历史演变的心路与理路,尝试性提出有关当今村民自治建设的“三层治理机制”的理论假设。总之,从管理思想史研究出发,结合乡村社会史与文化史研究,本书拟就“清末乡村管理思想历史演变”进行整体性考察与通贯性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王亚民,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吉林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组成员,主要从事清代与民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作者相继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齐鲁学刊、东岳论丛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多篇为光明日报、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文摘报转载;作者参与完成编写我国大型通史一部,参与完成国家古委会项目一项,主持吉林省教育厅重大攻关项目、吉林省社、科项目、国家古委会项目各一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一

序二

绪论

一 研究价值

二 动态综述

三 研究内容、重点与难点

四 方法与思路、史料与概念

五 贡献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清代中期传统乡村管理思想的总结与发展

第一节 传统乡村社会管理思想述略

第二节 陈盛韶对传统乡村管理思想的总结与发展

第二章 清末乡村管理思想历史演变的背景

第一节 清末乡村管理思想历史演变的发端与动力

第二节 清末乡村自治文化的培育

第三章 清末乡村管理思想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清末乡村管理思想历史演变的争论与趋同

第二节 清末乡村管理思想历史演变的阶段与内涵

第三节 清末乡村管理思想历史演变的特征与原因

第四章 清末乡镇自治思想的实践

第一节 清末乡镇自治述略

第二节 光绪、宣统年间广东乡村自治

第三节 宣统年间江苏乡村自治

第四节 清末珲春地区的乡镇自治

第五节 清末乡镇自治的空间特点

第五章 清末乡村管理思想历史演变后的国家与乡村关系

第一节 传统国家与乡村关系的代表性观点

第二节 乡村管理思想近代演变后的国家与乡村关系

结论与思考

附录一 图说:清末乡村管理思想的历史演变

附录二 明清时期我国基层官制的量变与质变

附录三 乡村管理传统文化现代转换中的变与不变——以清代广东潮普地区乡村管理为解析中心

附录四 为何要重视清王朝的最后10年——以清政府“新政”为中心的考察

参考文献

后记

清末乡村管理思想历史演变研究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亚民。

得书感谢您对《清末乡村管理思想历史演变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观念的变迁: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演变(何以中国) 电子书
从观念的词源出发,融会中国思想史三千年,发掘其中超越时代的意义。
清末中日文人交游录 电子书
“中日文化交流史”丛书之一。本书以中国首任驻日公使团为中心,聚焦于“文人外交官”的特性,考察了他们在日期间对异国社会文化的理解,以及他们因此而触发出的外交论和“经国济民”观。对于公使团的中心人物何如璋、黄遵宪来说,离开近乎闭关的祖国,理解异国的社会文化,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衡量事物的尺度、价值观都要重新建立。然而,他们有着文化人的教养,富有敏锐的感受力,他们既富有为国为民的使命感,也有文人的好奇心
历史书写与认同建构: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研究(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6)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逝去的风流——清末立宪精英传稿 电子书
本书作者从报刊和文献辑录相关史料,筛选出八十余位立宪精英,包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丘逢甲、吴贯因、马相伯等,记录其生平事迹,勾勒出立宪群英的整体风貌,为读者了解当时的立宪精英与政治生态提供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