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与持存: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研究

流变与持存: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详细梳理和评价了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的研究现状,论证了“质料在实体生灭中不持存”。

内容简介

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最核心也是最艰深的部分,在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质料、形式、实体等核心哲学观念,并对其做出了深入的探讨,进而发展出亚氏的本体论等学说。由于其所特有的理论源发性,该部分始终是国际亚氏哲学研究界的重点和难点。

其中,“质料”概念与他关于变化的理论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质料是在变化的语境中得到定义的。围绕着“质料在实体生灭中是否持存”,国际学界形成了两派意见,双方均有一流哲学家参与讨论,都举出了自己的文本依据。

本书以B.Jones 和W.Charlton 已有的工作为基础,论证了“质料在实体生灭中不持存”。

作者一方面爬梳了许多古希腊文献,另一方面研读了大量现代哲学家的研究成果,包括与本书意见向左的学术论著,全面而细致地从逻辑、文献依据等方面建立起自己的论证。

作者简介

作者曹青云,云南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2012年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古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和心灵哲学,出版著作《流变与持存: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研究》、译著《亚里士多德与早期漫步学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一项,在中外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流变与持存“西方古典学研究”总序

凡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背景与此书的计划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论质料与变化的联系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物理学》第一卷第七章的解释

第一节 对“持存”的意义的澄清

第二节 变化的三本原

第三节 《物理学》第一卷第七章的类比论证

第四节 变化的第一模型的两个问题

第三章 质料的持存与变化的连续性

第一节 “无中生有”与质料的持存

第二节 “变化是连续的”与质料的持存

第四章 “质料”概念的初步澄清

第一节 基体(□)与质料

第二节 “先在质料”与“共时质料”的区分

第三节 “从之而来者”与“质料”概念

第五章 质料与潜在存在者

第一节 质料的形而上学地位和存在的两种方式

第二节 的两种意义:力与潜在性

第三节 力、可能性与潜在性

第四节 潜在者在存在上的双重性

第五节 潜在者对目的的指向

第六节 质料在实体生灭过程中不持存的第一个论证

第六章 潜在性与现实性之关系

第一节 《形而上学》Θ6的类比与现实性和潜在性

第二节 第一潜在性和第二潜在性的区分

第三节 现实性对潜在性的三种优先性

第四节 “质料”概念的再次澄清

第五节 质料在实体生灭过程中不持存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论证

第七章 亚里士多德对变化的定义

第一节 《物理学》第三卷第一章、第二章的变化定义

第二节 不完备的变化与质料在实体生灭过程中不持存的第四个论证

第三节 对变化的第二模型和第一模型之关系的一些思考

第八章 形式与实体生灭过程中的持存者

第一节 实体生灭过程中必然有什么东西持存吗?

第二节 不被生成的形式与实体生成过程中的持存者

第三节 形式、第一本原和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

第四节 全文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关系与功能性质料和构成性质料的区分

名词索引

亚里士多德原文引用索引

后记

流变与持存: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研究是201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曹青云。

得书感谢您对《流变与持存: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心理咨询与治疗:临床研究与分析 电子书
本书对中国心理治疗与咨询从业人员进行流行学现状研究的同时,阐述了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与过程分析的相关理论,例举多种心理治疗的量化实验研究和质性案例分析等原创性研究,同时,介绍了多种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干预技术。此外,研究与讨论了心理治疗的生物学影响、文化与心理治疗、以及心理治疗中的不良效应等。特色:(1)实验研究内容与数据的原创性:本书基于申请者参与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全国多中心研究成果,以及美
心理学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开展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全过程。包括选题构思、文献查找、研究设计、实验实施、结果统计、论文撰写、投稿发表的整个过程。全书在介绍每一种研究设计方法的同时,还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数据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在每一部分都提供了最新的研究范例和参考文献,介绍了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各种描述性方法、实验性方法以及应用性研究,介绍了数据处理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研究报告撰写和心理学学术交流中应
《智慧珍宝》翻译、注释与研究(全2册) 电子书
《智慧珍宝》是伊斯兰教苏非主义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精神导师”——伊本?阿拉比(1165~1240)的代表作,被奉为理论苏非学或理论灵知学最核心的经典文献。本书在参考多种权威注释本、译本及相关研究著作的基础上,着力从语言、义理、术语等方面对《智慧珍宝》进行了翻译、注释和解读,以期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伊斯兰思想和文化。
佛学思想与佛教文化研究(全2册) 电子书
当代中国佛教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朱熹自然观与当代生态道德建设研究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朱熹自然哲学思想进行梳理与研究,展示朱熹自然观在宇宙、生命、天人等方面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以朱熹自然观为切入点,研究其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解读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代生态道德建设的价值意义;从生态视角出发,将当代生态道德建设与朱熹自然观、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联系起来加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