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探讨亚里士多德的潜能-成全分析,分为五个部分,阐述存在论、实体统一性、主动潜能、被动潜能等核心议题。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在《形而上学》Θ卷1-9,并结合《物理学》、《论灵魂》、《尼各马可伦理学》等相关文本,以澄清在“作为存在”的存在论中的潜能与成全。本书首先探讨了《形而上学》的基本结构,以展示潜能-成全分析在整个架构中的核心位置。并从Ζ卷17的“实体的统一性”的问题入手引入潜能-成全分析。亚里士多德试图通过潜能-成全分析与质料-形式分析的比照而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推进对“存在是什么”的回答。而这需要对潜能-成全的专题性分析,这也就是Θ.1-9的工作。Θ.1-9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Θ.1,概述了潜能的多种意义,但归纳为主动潜能与被动潜能。第二部分是Θ.2-5,讨论主动潜能,而这关乎严格意义下的潜能-成全的问题,也即运动发生中的主动者的作用与被动者的受作用,同时为过渡到广泛意义的潜能-成全进行了一些讨论。第三部分是Θ.6,一般性地澄清潜能和成全,讨论两种完备的潜能-成全模式,并从两种事情的角度对潜能-成全进行考察。第四部分是Θ.7,讨论被动潜能及其与生成-运动的关系。第五部分是Θ.8-9,讨论成全比潜能优先和更善。
章节目录
封面
扉页
版权信息
目录
其他一
其他二
《中青文库》编辑说明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潜能—成全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核心概念
第二节 潜能—成全学说与希腊哲学传统
第三节 潜能—成全学说与形而上学的结构的关系
一 实体的本原与证明的本原
二 实体与“在实体中就其自身而言的所属”
三 理论哲学关乎“其本原不可能是别的样子的存在”
四 理论哲学与第一哲学
五 存在的范畴、潜能—成全、真—假的三种言说方式
六 非可感实体
第四节 Θ卷处理的主要问题与研究状况
一 Θ卷的结构划分
二 严格意义与延伸意义的潜能—成全
三 主动潜能与被动潜能
四 运动与成全
五 自然与技艺
六 潜能—成全与质料—形式的关系
七 成全优先于潜能
八 潜能、成全与善
第五节 由“实体的统一性”通向潜能—成全分析(Ζ.17、Η)
一 使得质料为一的原因是形式
二 质料—形式与潜能—成全的等同
三 潜能—成全是实体的统一性的最终回答
第二章 Θ卷的结构与潜能的种类(Θ.1)
第一节 Θ卷的结构
第二节 潜能的种类
一 潜能相关术语翻译
二 相关于潜能()的能()
三 不相关于潜能的能()与不能()
四 无潜能
第三章 主动潜能(Θ.2—5)
第一节 主动的理性潜能与无理性潜能(Θ.2和Θ.5)
一 能产生一个后果还是两个后果(Θ.2)
二 主动潜能的产生与进入作用的条件(Θ.5)
第二节 潜能不是成全而又趋向于成全(Θ.3、Θ.4)
一 反驳麦加拉学派把潜能与成全等同(Θ.3)
二 反驳把不能当作能的观点以及潜能—成全的传递关系(Θ.4)
第四章 潜能—成全的一般性澄清(Θ.6)
第一节 Θ.6给出的讨论次序与成全的术语翻译问题
一 Θ卷的讨论次序
二 成全相关术语的异同与翻译
第二节 潜能—成全的一般性界定
一 类推而非定义的方法
二 完备的成全模式
三 发生在被动者身上的事情与发生在自身上的事情
四 无限与虚空作为潜能与成全
第五章 被动潜能(Θ.7)
第一节 被动潜能进入运动的标准
一 人工物
二 自然物
第二节 需要某个在先的运动才具有被动潜能
第三节 最近质料与“那个的”谓述
第四节 自然模仿技艺?
第五节 质料—形式与潜能—成全可以等同?
第六章 成全比潜能优先和更善(Θ.8—9)
第一节 成全比潜能优先
一 优先的一般界定和在逻各斯上的优先
二 在时间上的优先
三 在实体上的优先
第二节 成全比潜能更善
一 善的成全比潜能更善而恶的成全比潜能更恶
二 恶的成全在自然上是在后的
三 在几何的情形中成全也优先于潜能
第七章 存在:运动,形式还是成全
第一节 潜能—成全与存在问题
第二节 潜能—成全与存在的另外两种言说方式的关系
第三节 为何潜能—成全是亚氏哲学的最具贯穿性的概念
第四节 潜能—成全分析展示了第一哲学的特点
参考文献
附录(文本翻译)
后记
作者简介
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成全学说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涛。
得书感谢您对《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成全学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