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四家美学思想及其当代文化价值

元四家美学思想及其当代文化价值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面地呈现元四家现存诗文题跋的状况以及他们的画学思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元四家美学思想,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智慧的结晶。这些美学思想以丰富的审美性和情感性,长期熏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有助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方面共同特质得以保存延续与发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特质与审美情趣,从而具有强烈的心理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成为了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本书力图从文献学与艺术史论的角度出发,运用考证、梳理、分析、总结等方法,以期能够全面地呈现元四家现存诗文题跋的状况以及他们的画学思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杨洲,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石家庄学院马列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思想史,思想政治教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一、本文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元四家生平与思想考析

第一节 黄公望生平与思想考析

一、故乡与生卒年的问题

二、名号的真伪之辨

三、黄公望青年时期为吏期间的思想状况

四、入狱一案的原因

五、出狱后入全真教的原因与动机

六、何时学画的疑问

七、是否赵孟頫的学生

第二节 王蒙生平与思想考析

一、生卒年的问题

二、王蒙与赵孟頫的关系问题

三、王蒙的思想

四、王蒙在黄鹤山隐居时间的问题

五、王蒙曾做过元朝的理问,何时何事促使他离职隐居黄鹤山

第三节 倪瓒生平与思想考析

第四节 吴镇生平与思想考析

一、卒年疑问

二、生活状况

三、玄而难断的妻室子嗣

四、吴镇的思想:何时入道、何时学佛

第二章 元四家诗文题跋考

第一节 黄公望诗文题跋考

一、黄公望诗歌

二、黄公望文

三、类书、画谱所录入黄公望题跋题诗

第二节 王蒙诗文题跋考

一、王蒙诗歌

二、王蒙文

第三节 倪瓒诗文题跋考

一、倪瓒诗文集的主要版本

二、倪瓒诗文集主要版本的源流

三、其他诗文题跋

第四节 吴镇诗文题跋考

一、吴镇《梅花道人遗墨》版本及源流

二、吴镇《梅花庵稿》版本

三、其他著述

四、吴镇诗文题跋有争议的问题

第三章 元四家文人画研究

第一节 文人画概念的形成与历史发展

一、文人画概念的形成

二、“文人画”概念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元四家文人画的文学性

一、元四家诗书画印的多种表现形式与文化通观

二、元四家文人画的文人意识

三、元四家的诗境与画境

第四章 元四家美学思想研究

第一节 元四家美学思想与元代思想潮流

一、人格精神永恒性与天地意识

二、宇宙生命韵律与笔墨节奏

三、虚无澹泊的宇宙观与时空意识

四、崇尚高古的审美风尚与文化理想

五、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与感性超越的自由精神

第二节 元四家美学思想的潜在结构

一、“逸笔草草”的笔墨技法与文化符号的建构

二、神似超逸的绘画风格与文化思想的传达

第三节 元四家诗学与画论的关系

一、诗画一律的观念

二、人品画品的相关性与人品诗品的相关性

三、绘画、诗歌与现实之关系的两种不同理念

第五章 元四家美学思想在绘画美学史上的地位、影响及当代文化价值

第一节 黄公望的地位与影响

第二节 王蒙的地位与影响

第三节 倪瓒的地位与影响

第四节 吴镇的地位与影响

第五节 元四家美学思想的当代文化价值

一、当代中国文化繁荣兴盛,元四家的作品在当代声名盛大,这是元四家美学思想在当代的文化价值与影响

二、元四家的画作在当代受到欢迎,是他们美学思想所具有的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一、古代出版典籍

二、近现代以来出版著作

三、学术论文

附录一 元四家年谱

附录二 元四家名作

元四家美学思想及其当代文化价值是2014年由河北冠林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作者杨洲。

得书感谢您对《元四家美学思想及其当代文化价值》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儒道情感哲学及其现代价值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上篇是儒道情感哲学本论,下设三个独立章,分别探讨了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注重情感的特点、儒家与道家情感哲学的义理诠释、儒道情感教育与情感实践。下篇论述儒道情感哲学的现代价值,研究了儒情与道情理论与现当代中国的人格建构及人的精神健康而和谐的发展。
事实与价值:休谟问题及其解决尝试(修订本) 电子书
休谟提出的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是价值论、伦理学领域的一个基本的、但尚未解决的问题。一些哲学家继承并发展了休谟的观点,将它演变为所谓“休谟法则”:即事实和价值分属两个完全不同、互不相关的领域,价值判断决不能从事实判断推导出来。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世界观”为基础,从探讨事实与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内在关联出发,系统研究了沟通事实与价值、“是”与“应该”的实践和理论途径,给出了解决这一古老问题的一个新
回到美自身的领域:对当代中国美学的反思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当代中国美学思想形态转变过程的历时性扫描,指出当代中国美学一方面在努力克服先前美学思想弊端,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对美产生新的误解,把美要么等同于认识,要么看作实践活动,甚至认为美是人的全部生命的最高表现形式,出现了遮蔽美、悬置美和放大美的“非美化”现象。康德以先验批判的方式检视了人类的认识原则、伦理原则和情感原则,揭示出美与认识、美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美划边定界,成为后来西方美学的规
朱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电子书
本书从朱子的自由观、平等观、公正观、法治观、富强观、民主观、文明观、和谐观、爱国观、敬业观、诚信观、友善观十二个角度挖掘朱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把朱子文化加以诠释。
美学基本 电子书
本书从美的事实即美的现象出发,以美学基本问题即美的本质的探讨为支点,结合对美的现象及其实现、欣赏过程的分析,明确了美的本质的客观表述,并以此推导出相应的美的主要规则,其中包括美的泛美事实、(多维动态)镜像结构、谨慎执中、流动实现、梯级特征、异类可比、目标导引、区分呈现、严格边界等规则;通过对美及其形式来源、演化过程分析,明确了适度效用、限度模仿、符号演化等规则。在此基础上演绎出美的数学表达形式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