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学多元解释思想研究

中国诗学多元解释思想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诗无达诂”为纲领,从解释学的角度,系统梳理和分析中国诗学中多元阐释的思想和特点。

内容简介

博士上编分析跟多元解释形成的四个前提条件,即文本、读者、哲学、美学的规定性;中编辨析“诗无达诂”命题形成过程,下编总结有关多元解释的三大特征即审美主义、神秘主义、体验主义。

全书史料坚实丰富,逻辑严密有力。

作者简介

作者李有光,汉语言文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文化概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引论 中国经学解释学与诗学解释学基本解释祈向之比较

一、 中西解释学意义观和理解观的异质同构

二、 中国经学解释学的基本解释取向——原意观

三、 中国诗学解释学的基本解释取向——多元论

四、 中国诗学多元解释话语的纲领和代表——诗无达诂

上篇 中国诗学“诗无达诂”多元解释取向的必然性研究

第一章 文本的规定性

第二章 读者的规定性

第三章 哲学的规定性

第四章 美学的规定性

上篇部分小结

中篇 “诗无达诂”及其前理解史与效果历史研究

第五章 “《诗》无达诂”在西汉的历史性出场

第六章 “《诗》无达诂”的溯源——“《诗》无达诂”的前理解史

第七章 从“《诗》无达诂”到“诗无达诂”——“《诗》无达诂”的效果历史

中篇部分小结

下篇 中国诗学多元理解与阐释的民族特征研究

第八章 中国诗学审美主义多元解释特征

第九章 中国诗学神秘主义多元解释特征

第十章 中国诗学体验主义多元解释特征

下篇部分小结

结语 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的构建与“诗无达诂”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本书内容已经发表的论文目录辑览

后记

中国诗学多元解释思想研究是201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有光。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诗学多元解释思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有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的文集。
多元探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层体悟 电子书
本书收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正名”问题》《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论》《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等文章。
南开诗学(第一辑) 电子书
南开大学有着深厚的诗学研究积淀,在叶嘉莹先生、罗宗强先生的引领下,一批著名学者投身其中,已成为海内外诗学研究的重镇。本辑是《南开诗学》的第一辑,即创刊号。
映照的认知诗学研究:隐喻、象征和讽喻(英文版) 电子书
《白鲸》是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一篇长篇小说,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伟大的美国小说”。小说描写了亚哈船长执意追逐白鲸莫比?迪克复仇,却最终自取灭亡的故事。本书从生态、社会政治和酷儿理论三个角度,对小说中的隐喻、象征和讽喻的映照进行了研究,有机结合了读者、文本和社会文化语境,为作品的意义建构提供了一种可以参照的范式,并通过隐喻的连贯性、象征的系统性和讽喻的一致性等因素对阅读的有
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先生文学研究近六十年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