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诗学思想研究

刘克庄诗学思想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刘克庄诗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形成过程和内在逻辑,力图弄清它的本质特点、学术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

内容简介

刘克庄是南宋后期少数在文学创作和诗学理论上都卓有建树的人物。本书研究刘克庄诗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形成过程和内在逻辑,力图弄清它的本质特点、学术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本书主要内容如下:刘克庄诗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刘克庄对宋代诗学和诗歌体派演变规律的研究、刘克庄论诗的本质功用、刘克庄诗学的创作质素、刘克庄对诗歌理想风格和范式的探索,结语部分作者总结了刘克庄诗学的总体特征、文学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绪论

一、20世纪以来刘克庄研究的简要回顾

二、刘克庄诗学思想研究现状的评估

三、本书的构想

第一章 刘克庄构建诗学的理论资源

第一节 刘克庄的理学思想

一、南宋中后期理学的发展及其与文学的关系

二、刘克庄对理学的濡染

三、刘克庄的理学思想与诗学构建

第二节 刘克庄的释道思想

一、刘克庄的佛禅思想对其诗学理论的影响

二、佛禅思想对刘克庄诗学的影响

三、刘克庄的道教和道家思想对诗学理论的影响

第二章 刘克庄对宋代诗学和体派的研究

第一节 刘克庄对江西诗派的研究

一、北宋诗学的演变和山谷体的特征

二、江西宗派的形成与江西宗派的成员

三、江西诗派的自我反思与“活法”

第二节 刘克庄对南宋诗学演变和体派沿革的研究

一、中兴诗人对江西体的依违创变

二、四灵向晚唐诗风的复归

三、江湖诗派崇尚晚唐、转益多师和融会众体的诗学取向

第三章 刘克庄论诗的本质功用

第一节 刘克庄诗学的世教观

一、刘克庄世教观的形成

二、世教观内容和特点

第二节 刘克庄诗学的情性论

一、情性的本质特点——中正和乐

二、诗歌的基本功能——发抒情性

第四章 刘克庄论诗人的创作质素

第一节 “诗外功夫”论

一、重德厚养

二、治心养气

第二节 “穷而后工”和学识记问

一、“穷而后工”论

二、诗能穷人

三、学识与记问

第三节 继承与师法

一、标举风雅传统、重视情性抒发

二、强调诗人名节与反对浮靡繁缛

三、推崇李杜家数与追慕韦柳诗风

第五章 刘克庄论诗的理想风格和范式

第一节 刘克庄对陶韦诗歌艺术精神的体认

一、陶阮韦柳的诗学地位和影响

二、陶韦尽性任真的处世态度和诗歌的体道内涵

第二节 刘克庄对“平淡”“自然”的诗歌境界的追求

一、崇尚自然天成的美学趣味

二、追求冲淡平和的诗歌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宋儒对《诗》本义的探寻和辨正

南宋学者度正生平著述考辨

一、度正生卒年、举进士时间和籍贯考辨

二、度正著述考辨

取径自然 崇尚天成 回归本色——试论刘克庄诗学的创作论和批评论

一、静定闻天籁,罔象拾遗珠——刘克庄诗学的美学内核

二、崇尚天成,追求自工——刘克庄诗学的创作论

三、回归本色,反对雕琢——刘克庄诗学的批评论

《全宋诗》《全宋文》度正小传补正

一、《全宋诗》《全宋文》度正小传所注度正生卒年

二、《全宋诗》《全宋文》度正小传误注度正籍贯

三、《全宋诗》《全宋文》度正小传误撰度正履历

官学沦废与家学兴盛——试论魏晋南北朝的学术传承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

试论刘克庄的理学思想与诗学建构

试论刘克庄的佛禅思想对其文学和学术的影响

一、刘克庄佛禅思想与文学

二、刘克庄佛禅思想与诗学

三、刘克庄佛禅思想与宋学

刘克庄诗学思想研究是2015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何忠盛。

得书感谢您对《刘克庄诗学思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庄莎的方程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北京不相信眼泪》《在路上》《葵花向阳》《非典型爱情》《谁说我有病》《你陪谁玩》等16部中短篇小说。
南开诗学(第一辑) 电子书
南开大学有着深厚的诗学研究积淀,在叶嘉莹先生、罗宗强先生的引领下,一批著名学者投身其中,已成为海内外诗学研究的重镇。本辑是《南开诗学》的第一辑,即创刊号。
映照的认知诗学研究:隐喻、象征和讽喻(英文版) 电子书
《白鲸》是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一篇长篇小说,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伟大的美国小说”。小说描写了亚哈船长执意追逐白鲸莫比?迪克复仇,却最终自取灭亡的故事。本书从生态、社会政治和酷儿理论三个角度,对小说中的隐喻、象征和讽喻的映照进行了研究,有机结合了读者、文本和社会文化语境,为作品的意义建构提供了一种可以参照的范式,并通过隐喻的连贯性、象征的系统性和讽喻的一致性等因素对阅读的有
域外散记:庄昭顺随笔集 电子书
本书为厦大校友庄昭顺的散文随笔集,精选其在海外已出版的五本著作中部分文章而成,分为“书信篇”“散文篇”“双语篇”。所选文章语言流畅、文词优美,结构精巧,逻辑严密,饱含长居海外的作者对人生的思索和对社会的关注,具有一定思辨性。
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先生文学研究近六十年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