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小说“有诗为证”的生成及流变

通俗小说“有诗为证”的生成及流变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通俗小说“有诗为证” ,源远流长。

内容简介

中国通俗小说的生成受“史传”与“诗骚”两个传统的影响十分深远。具体的表现即是叙事作品引入诗歌的做法被通俗小说吸收、借鉴、发扬,并逐渐形成与西方小说有极大区别的“有诗为证”这一程式,成为中国通俗小说最显著的表现特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显著现象。本书立体化地讨论了这现象的动态发展过程、传播与影响及其内在本质。

作者简介

作者梁冬丽,女,广西百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古代文学研究工作,主要方向为明清小说。著有《话本小说与诗词关系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有诗为证”:从被批判到被理解

第一章 叙事作品引诗通俗化——“有诗为证”的史学背景

第一节 从“君子曰”到“诗曰”:“有诗为证”的异形之质

一 《左传》“君子曰”的形式与功用

二 由引《诗》为主向引“诗”过渡

三 从随意称引到规则运用

四 “引诗以证事”的定型

五 开俗文学引诗风气之先

第二节 序例:篇首诗功能之前源

一 史传“序例”名实及其流变

二 序例功能对通俗小说篇首诗的启发

三 通俗小说篇首诗与正话关系对序例撰写结构的弘扬

第三节 颂赞:篇尾诗功能与形式之前身

一 史传论赞的出现与确立

二 通俗小说篇尾诗之形态功能与史传论赞之比较

三 史传论赞与通俗小说篇尾诗的融合点

第二章 抒情文学创作思维下移——“有诗为证”的诗骚传统

第一节 诗歌之兴与通俗小说引入故事方式的形成

一 诗歌之“兴”的功能与通俗小说开头的作用

二 诗歌之“兴”的程式与通俗小说开头程式的关系

三 通俗小说“兴”式开头的作用与意义

第二节 赋体结构与通俗小说结构序列方式的形成

一 辞赋篇章结构顺序及其通俗小说意义

二 通俗小说对赋“问答体”讲述者身影的凸显

第三节 诗歌美刺思想与通俗小说收束故事方式的形成

一 抒情诗歌“卒章显其志”传统的发展

二 通俗小说在形式上对“诗言志”传统的化用

三 在精神上化“诗言志”为小说以诗言志

第三章 通俗文学自身的演进——“有诗为证”的程式化

第一节 俗讲、变文散韵结合体制的影响

一 俗讲、变文散韵结合体制的产生

二 变文三段式结构对话本小说篇章布局的影响

三 变文段落划分与过渡方式对通俗小说分回套式的影响

第二节 变文入韵与结韵套语演变成“有诗为证”程式的过程

一 变文入韵套语的演变

二 变文入韵套语研究的意义

三 结韵套语的出现及其意义

第三节 韵文体裁及其功能演变与“有诗为证”的定型

一 敦煌变文韵文体裁的演变

二 敦煌变文韵文功能对通俗小说“有诗为证”功能定型与句式套语化的影响

三 敦煌变文人、事、物描写方式及其对通俗小说描写类诗词程式的影响

第四节 俗讲、变文影响通俗小说创作研究回顾

一 俗讲、变文对通俗小说“有诗为证”存在影响的观点

二 变文对通俗小说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四章 通俗小说“有诗为证”的流变

第一节 通俗小说篇首诗流变及其成因

一 通俗小说篇首诗嬗变

二 通俗小说篇首诗嬗变规律及其成因

三 通俗小说篇首诗功用

第二节 通俗小说篇尾诗流变及其成因

一 话本小说篇尾诗嬗变

二 章回小说篇尾诗的嬗变

三 通俗小说篇尾诗嬗变规律及其成因

第三节 通俗小说叙事方式转变与诗词征引

一 以诗议论、停顿、抒情、描写是通俗小说叙事的控制手段

二 诗词对通俗小说情节设置的作用

三 通俗小说叙事模式现代转变与诗骚精神的转用

第四节 通俗小说编创方式与诗词征引

一 文人参与小说编创对小说引入诗词的作用

二 书坊主、选家参与编创对小说引入诗词的作用

三 评点者参与编创对小说诗词引入的作用

第五章 通俗小说“有诗为证”的海外传播与影响

第一节 “暗渡陈仓”:日本汉文小说之“有诗为证”

一 日本小说“有诗为证”传统的引入

二 日本通俗小说的“翻案”与诗词征引

三 变异:日本通俗小说对“有诗为证”的接受

第二节 回归史传:越南汉文小说之“有诗为证”

一 中国通俗小说“有诗为证”与越南汉文小说的诗词引入

二 越南汉文小说“有诗为证”概况及发展历程

三 同中有异:越南汉文小说“有诗为证”的异域文化特色

第三节 “买椟还珠”:韩国汉文小说之“有诗为证”

一 引入与模仿:韩国汉文小说的引诗为证

二 韩国汉文小说诗词征引的削删与非程式化

三 词赋状物功能弱化、风格雅化

馀论 “有诗为证”的形式与实质

一 “有诗为证”的形式

二 “有诗为证”的实质

后记

通俗小说“有诗为证”的生成及流变是201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梁冬丽。

得书感谢您对《通俗小说“有诗为证”的生成及流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与身体为敌 电子书
《与身体为敌》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备受瞩目的新作。在本书中,她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且深思的问题:身体真的可以被人类的头脑和智慧控制吗?
中国社会组织(1978~2018)——社会共治:正在生成的未来 电子书
本书为主编和所有作者基于以下共识而作: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组织的发展正推动着中国走向社会共治。作者们试图从几个不同视角来测度、把握和总结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变化。这些视角包括:历史演进,法律制度,政社关系,税收优惠,社会治理,社会创新,公民结社,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社会组织评估,NGO国际化等。
内容为王:B2B品牌传播的关键要素 电子书
从内容出发,倾听、观察、理解客户,创建B2B品牌。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及前瞻 电子书
本书反映了张琢先生对国家、社会的关切和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理性思考。
中国古代图书史:以图书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文化史 电子书
中国古代图书史的宏观研究,以图书为中心的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