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既有对西方伦理学、中西学术比较、公共性的政治伦理的理解,又有对乡愁、家国的体认。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我们为何需要政治哲学;政治与道德的吊诡;公共性的政治伦理理解;谁是我们的敌人;去国方知故国愁;路难岂止是长安;正义之所谓者;道德谱系与知识镜像;聆听那遥远的伦理叙事;美德伦理的西方镜像与中国视差;年轻气盛的美国伦理学;感恩,只因为爱;我与你;重建美德伦理如何可能;新知自成盛世,道德原本仁人;重说学统与知识谱系;我们需要怎样的哲学世界观;走不出的古今中西之学术迷宫;资本的附魅与祛魅;生死有结无了时;跋:欲言且止几春秋。
作者简介
作者万俊人,1958年出生于湖南岳阳。先后就学于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师从周辅成先生学习伦理学(史),周子仙故,再拜师范曾先生学习中国古典人文学和诗学。“伦理学前沿丛书”(人民出版社)主编,“政治哲学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编,《中国学术》《哲学前沿》(英文)、《哲学分析》《哲学动态》《孔子研究》《伦理学与公共事务》等学术刊物学术编委。迄今着有:《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下卷)等18部,译有《政治自由主义》等20余部(卷),在海内外用中、英文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我们为何需要政治哲学
一
二
政治与道德的吊诡
一
二
公共性的政治伦理理解
谁是我们的敌人 ——左高山著《敌人论》序引
一、引子:左高山的政治哲学三部曲
二、敌人何以产生
三、敌友之间和之外
四、化敌为友如何可能
去国方知故国愁 ——陶涛《城邦的美德——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研究》序
一、引言:文化乡愁与政治乡愁
二、隐没于无意识的国家意识
三、国家认同和国家伦理
四、无法作结的结语:只因政治乡愁!
路难岂止是长安 ——陈华文《政治审慎与民主治理》序
一、“政治智慧”抑或“政治智虑”
二、“道德的政治家”而非“经验的政治家”
三、“积极的公民”及其政治审慎美德
正义之所谓者 ——《正义二十讲》小序
一
二
三
道德谱系与知识镜像
聆听那遥远的伦理叙事 ——读龚刚《儒家伦理与现代意义》
绪言:跨学科的科际跨度
主题:躯壳与血肉之间的文化镜像
问题:“现代性”的伦理叙事如何可能?
美德伦理的西方镜像与中国视差 ——江畅《西方德性思想史》唱序
一、引言:道德/伦理类型学星座中的美德伦理
二、主题:美德伦理的中西文化视差
三、余绪:美德伦理及其现代性命运
年轻气盛的美国伦理学 ——向玉乔教授《美国伦理学史》小序
感恩,只因为爱
我与你 ——《寻求普世伦理》再版跋
重建美德伦理如何可能 ——序秦越存博士新著《追寻美德之路》
新知自成盛世,道德原本仁人 ——韩东屏教授《人本伦理学》新著小序
重说学统与知识谱系
一、没有说完的话
二、大学的知识身份
三、大学的精神品格
四、清华大学的人文学统
我们需要怎样的哲学世界观 ——序王韬洋《环境正义的双重维度:分配与承认》
一、世界的“膨胀”与哲学的“萎缩”
二、无世界观的哲学如何谈论生态?
三、生态问题根本是我们自己的心态问题
走不出的古今中西之学术迷宫 ——方朝晖《学统的迷失与再造:儒学与当代中国学统研究》序
引言:为何总谈“古今中西”?
“学统”与“道统”
“地方性知识”与“文化他者”
资本的附魅与祛魅 ——序刘琳《〈资本论〉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生死有结无了时 ——序靳凤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
一、生死有结
二、生,而后死,或者,死,而后生
三、“endgames”(结局游戏)的心态与方式
跋:欲言且止几春秋
政治与美德:悠斋书序及其他是201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万俊人。
得书感谢您对《政治与美德:悠斋书序及其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