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而评:本科教育中的课程学习评价

为学而评:本科教育中的课程学习评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国调查数据研究我国课程学习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使用全国抽样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数据,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探究了我国本科教育中课程学习评价与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业成果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了不同课程学习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不同课程学习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业成果的影响,并且分群体分析了不同课程学习评价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果,明确了什么样的课程学习评价更适合什么样的学生群体,为高校进行本科生的教学与评价改革提供了借鉴和方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山西大学建校120周年学术文库》总序

序 为学而评:改革本科课程学习评价的基础与归宿

引言

第一节 学生学习理念的变迁

第二节 学生学习质量观的诉求

第三节 课程学习评价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 本科教育中课程学习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第一节 课程学习评价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情境

第二节 课程学习评价研究与实践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课程学习评价研究与实践的范式

第四节 课程学习评价的概念类型

第二章 多学科视角下的课程学习评价

第一节 哲学视角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

第三节 政治学视角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

第三章 课程学习评价与教学、学习的关系

第一节 课程学习评价与教育教学

一、教育目标与学业成果

二、课程学习评价与教育目标和学业成果的关系

三、小结

第二节 课程学习评价与学生学习

一、学习策略与学习投入

二、课程学习评价与学习策略和学习投入的关系

三、小结

第三节 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业成果的模型

一、情境—自我—行动—结果的关系模型

二、自我系统模型在教育情境中的细化应用框架

三、高等教育情境中的学习模型

四、应对测验的学习策略采纳模型

第四章 我国本科教育中课程学习评价的影响机制模型

第一节 模型解释和研究问题

一、模型解释

二、研究问题

三、测量指标

第二节 调查工具和数据收集

一、调查工具

二、数据收集

第三节 数据准备和分析方法

一、数据准备

二、分析方法

第五章 基于全国数据分析课程学习评价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第一节 学生对课程学习评价认识的描述统计结果

第二节 “课程学习评价影响机制模型”的检验与分析

第三节 课程学习评价的具体要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第四节 课程学习评价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第六章 基于院校类型分析课程学习评价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第一节 三类院校中学生对课程学习评价的认识分析

一、三类院校中学生对课程学习评价认识的描述统计结果

二、对比分析三类院校中学生对课程学习评价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节 “课程学习评价影响机制模型”在三类院校中的对比

一、“课程学习评价影响机制模型”与三类院校数据的拟合情况

二、课程学习评价与三类院校中学生学习的关系分析

第三节 课程学习评价的具体要素对三类院校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对比分析课程学习评价要素对三类院校中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二、对比分析课程学习评价要素对三类院校中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三、对比分析课程学习评价要素对三类院校中学生学习行为投入的影响

四、对比分析课程学习评价要素对三类院校中学生学业成果的影响

第四节 课程学习评价与三类院校中学生学习的关系

一、“论文/报告写作”与三类院校中学生学习的关系

二、“教师反馈”与三类院校中学生学习的关系

三、“考试内容”“成绩排名”与三类院校中学生学习的关系

四、“课程学习评价方式的激励程度” 与三类院校中学生学习的关系

第七章 基于学科分析课程学习评价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第一节 不同学科学生对课程学习评价的认识分析

一、不同学科学生对课程学习评价认识的描述统计结果

二、不同学科学生对课程学习评价认识和理解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课程学习评价影响机制模型”在不同学科中的对比

一、“课程学习评价影响机制模型”与不同学科数据的拟合情况

二、课程学习评价与不同学科学生学习的关系分析

第三节 课程学习评价的具体要素对四类学科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对比分析课程学习评价要素对四类学科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二、对比分析课程学习评价要素对四类学科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三、对比分析课程学习评价要素对四类学科学生学习行为投入的影响

四、对比分析课程学习评价要素对四类学科学生学业成果的影响

第四节 课程学习评价与不同学科学生学习的关系

一、“论文/报告写作”与四类学科学生学习的关系

二、“教师反馈”与四类学科学生学习的关系

三、“考试内容”“成绩排名”与四类学科学生学习的关系

四、“课程学习评价方式的激励程度”与四类学科学生学习的关系

第八章 基于年级分析课程学习评价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第一节 不同年级学生对课程学习评价的认识分析

一、不同年级学生对课程学习评价认识的描述统计结果

二、对比分析不同年级学生对课程学习评价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节 “课程学习评价影响机制模型”在不同年级中的对比

一、“课程学习评价影响机制模型”与不同年级数据的拟合情况

二、课程学习评价与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关系分析

第三节 课程学习评价的具体要素对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对比分析课程学习评价要素对不同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二、对比分析课程学习评价要素对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三、对比分析课程学习评价要素对不同年级学生学习行为投入的影响

四、对比分析课程学习评价要素对不同年级学生学业成果的影响

第四节 课程学习评价与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关系

一、“论文/报告写作”与四个年级学生学习的关系

二、“教师反馈”与四个年级学生学习的关系

三、“考试内容”“成绩排名”与四个年级学生学习的关系

四、“课程学习评价方式的激励程度”与四个年级学生学习的关系

第九章 课程学习评价:为学而评

第一节 本科教育中的课程学习评价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课程学习评价影响机制模型”的适用性

二、师生对话的评价更能促进学生学习

三、“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最小但仍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

四、“论文/报告写作”最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成绩排名”通过作用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其学习行为

六、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程度与学生对评价的看法呈复杂关系

第二节 本科教育中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路径

一、认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将课程学习评价建基于新型教育理念

二、构建以学为中心,强调对话与反馈的“教—学—评”一体化制度

三、改进现有评价方式,有效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第三节 本书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变量的测量指标和具体题项

附录二 相关矩阵数据文件

附录三 学生感知和理解的不同课程学习评价情境的描述统计结果

附录四 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配对参数比较结果

附录五 不同群组多元回归模型中同一评价情境系数比较结果

后记

为学而评:本科教育中的课程学习评价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郭芳芳。

得书感谢您对《为学而评:本科教育中的课程学习评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学前教育评价 电子书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分介绍了学前教育评价的理论基础,包括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学前教育评价的一般过程、学前教育评价的方法技术和学前教育评价模式述评。第二部分着重读者进入学前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包括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的实施、学前教师工作评价的实施、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实施、幼儿园保育工作评价的实施以及学前教育环境评价的实施。本书可以作为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大
教育测量与评价 电子书
本书从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原理与实践的科学性质出发,分别从基本原理层面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教育测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以及实例操作层面的“教育测量与评价实例操作”展开论述。
初中地理有效学习评价 电子书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我们需要怎样的学习评价、我们追求怎样的学习评价、我们认同怎样的发展性评价、我们运用怎样的地理课堂学习评价技术等。
教育因智慧而丰盈 电子书
本书由教育理念篇、教学实践篇和教学情怀篇组成。教育理念篇展示了胡展航校长如何通过学习教育哲学和教育教学实践,逐步形成“立德树人,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在办学追求方面,以形成人格作为最后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理解、国家担当的现代君子,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教学实践篇介绍了胡展航校长在现代学校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流程的研究和实践成就,以及如何通过文化教研,进行参与式课堂教学改革,以人为本,培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