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供给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问题丛书)

新供给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问题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的主要贡献是把供给管理引入了宏观调控,形成了一个“二维”宏观调控体系,并用这一宏观调控体系讨论了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的若干实际问题,包括中国经济和发达经济的新常态,得到了与众不同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还讨论了供给侧调整与中国的经济转型,并从中国的人口和劳动力形势出发探讨了中国经济的供给侧面临的严峻形势。

作者简介

作者苏剑,美国布兰戴斯大学国际经济学与金融学博士,北京市新世纪人文社科理论“百人工程”学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教学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对宏观经济的供给侧、宏观调控、中国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是最早提出中国应该尽快放弃计划生育政策的学者之一。著有《新供给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经济问题丛书》总序

前言

第一篇 新供给经济学与宏观调控理论的新进展

第一章 新供给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一、从一维到二维:宏观调控体系的重大突破

二、供给管理的优缺点

三、供给管理为什么长期被忽视?

四、新供给经济学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渊源

五、总结:宏观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全面改革是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前提

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和内容

二、我国需求侧改革的意义和内容

第三章 供给管理政策及其在调节短期经济波动中的应用

一、供给管理政策与需求管理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二、供给管理为何可被用于短期宏观调控?

三、供给管理政策工具

四、需求管理政策与供给管理政策的组合及其效果

五、总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产能过剩背景下的中国宏观调控

一、产能过剩与金融危机

二、各国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

三、各国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的后果

四、我国的对策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特点、成因及对策

一、我国本次通货膨胀的特点

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

三、我国目前应该采取的政策组合

四、我国目前应该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

五、总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良性与恶性“通缩”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

一、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进程和特点

二、总需求的自然走势

三、总供给的自然走势

四、2015年中国经济的自然走势

五、CPI上涨率

六、2015年的政策走向及对经济的影响

七、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如何治理“滞胀”?

一、引言

二、我国目前的经济现实

三、滞胀的自然调整和传统应对

四、中国目前滞胀的特点及对策

五、政策建议

六、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里根经济学对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一、里根面临的经济问题

二、里根经济政策的经济学背景

三、里根的经济政策

四、里根经济政策的效果

五、里根经济学对我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二篇 供求调整与“新常态”

第九章 “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新常态”的根源

三、“新常态”下经济的自然走势

四、“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

五、对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

六、中国目前的经济政策选择

七、总结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发达经济“新常态”的根源和表现

一、科技进步率下滑是发达经济“新常态”的主要根源

二、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是发达经济“新常态”的另一推手

三、发达经济“新常态”的运行特点

四、发达经济“新常态”的具体表现

五、世界发达经济的前景

参考文献

第三篇 供给侧调整与我国的经济转型

第十一章 中国转轨模式具有普适性吗?

一、引言

二、理论

三、人力资本与经济转轨:历史考察

四、人力资本与经济转轨:经济计量分析

五、总结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一、引言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定义

三、我国的目标增长方式是什么?

四、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是什么?

五、我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

六、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参考文献

第四篇 中国的人口、就业形势与供给侧危机

第十三章 论我国人口政策的走向

一、《人口论》的前提假设已经不再成立

二、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将加快,今后将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

三、放松人口政策符合我国目前和未来的经济形势

四、总结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研究

一、经济发展与“刘易斯拐点”

二、我国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并存的局面?

三、其他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影响

四、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根本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我国农村还有多少富余劳动力?

一、前言

二、工资法

三、增长法

四、总结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从就业角度看中国经济目标增长率的确定

一、引言

二、中国的劳动力供给

三、中国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动作用

四、总结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2015—2080年中国人口形势展望

一、单独二孩实践表明生育政策亟待继续放开

二、人口预测原理和参数

三、现在和未来生育率的判断

四、人口预测结果

五、总结和建议

后记

新供给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问题丛书)是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苏剑。

得书感谢您对《新供给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问题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全球贸易分析模型: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和学习,读者不仅能对GTAP模型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更能理论结合实践,进一步加深对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学习。
特色小镇设计开发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五章,分别对应内容为:策划、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和专题案例。策划篇,从特色小镇的顶层设计开始,阐述特色小镇这一理念的产生背景和理论内涵,对“特色”的理解,以及主要类型。规划设计篇,详解规划设计阶段,特色小镇应如何进行发展定位,布局产业,配置空间,建构完整的系统支撑,配有大量案例的照片、规划图以辅助理解。运营篇,从运营过程入手,定位产业业态,详解产业开发,制定投融资计划。管理篇,面向未来,
绿色减贫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主要叙述绿色减贫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全书共五章,内容包括:绿色减贫的理论指导、国际视角下的绿色减贫相关研究、脱贫攻坚的实践探索、绿色减贫典型案例总结、中国贫困问题的前瞻性研究等。
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两篇,讲述了“绿色发展”和“生物质能”的理论来源,对“绿色发展”与“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等问题进行探索。
中国企业并购跨文化整合: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鉴于中西方文化与管理的差异,在调研我国企业并购案例的基础上,本书研究了文化视角下中国式并购后整合的机理,认为中国企业应根据自身文化特点制定并购战略,选择科学的PMI管控与整合模式;根据本土文化与价值观把握好PMI节奏,避免盲目进行西方快节奏式的整合;成功的并购应是基于并购全过程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