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囚:孟郊论稿

诗囚:孟郊论稿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国民教授戴建业,不仅带你走进“诗囚”的心灵和艺术,也带你俯瞰中唐诗坛的绚烂。

内容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开中唐一代诗风的大诗人,与韩愈并为"韩孟诗派"领袖。常与贾岛合称"郊岛",有"郊寒岛瘦"之说。孟郊诗里名句众多,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他写诗主要不靠巧对、机心,他的风格来自他瘦硬、沉潜的精魂,归根结底,来自他磨难重重又不屈不挠的人生。他独具一格的艺术气息,使人一见就能识别。一千多年过去,诗歌风派的一波波巨浪,淘去了许多诗人的面影,但淘不掉孟郊的声音和风貌。

韩愈曾表示,愿做孟郊的"小跟班":"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苏轼认为,孟郊"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孟郊虽有苦寒的人生和风格,但从未失去温柔的赤子心,所以才能将母爱和中举后的快意描绘到别人所不能的境地。孟郊的"门徒"贾岛认为孟郊"身死声名在,多应万古传",后来的诗歌史证明了他的寓言。

孟郊,不只有"谁言寸草心",他的人生与诗歌境界,关系到整个中唐及以后的文学走向。

国民教授戴建业,还孟郊应有的文学地位,带你认识"诗囚"的心灵和艺术。

作者简介

作者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已出版《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文献考辨与文学阐释》等学术著作十多部。他不仅文笔机智优美,讲课也幽默风趣,被华中师范大学学生评为"受欢迎导师"第一名。其讲课视频流传到网络上后,获得过亿次播放,并引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及港台媒体争相报道,被广大网友誉为"国民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何曾料到”与“未曾做到”——写在九卷本“戴建业作品集”出版之前

引言

第一章 孟郊:一个痛苦的存在——论孟郊的精神生活

第二章 气直·情真——论孟郊对诗之真的认识

第三章 峭激的诗情与浓郁的理趣——论孟郊的艺术个性

第四章 奇崛·冷峻·苦涩——论孟郊的诗歌风格

第五章 淡而浓·瘦而腴·朴而巧——论孟诗语言的审美特征

淡而浓

瘦而腴

朴而巧

第六章 “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韩孟诗风比较片论

第七章 “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论孟郊的言贫诗

第八章 社会的投影与心灵的写真——论孟郊的山水诗

第九章 “身死声名在,多应万古传”——论孟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自不得无东野一派”

二、“孟东野始以其诗鸣”

三、“造化中一妙”

四、“后之学孟郊者甚多”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诗囚:孟郊论稿是2019年由果麦文化出版,作者戴建业。

得书感谢您对《诗囚:孟郊论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时间之诗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阎志多年来所写的诗歌的合集。全书分为挽歌与纪念、风过耳、少年辞、明天的诗篇、童年的鸟五部分,诗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折射了思考的火花。这些诗,有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本真的追问,有对被格式化了的城市生活的审美观照……每一首诗都蕴藏着深厚的内涵,且语言细腻,想象力丰富。
禾山诗钞 电子书
《禾山诗钞(精)》的作者黄瀚是清末厦门籍举人,任厦门禾山书院旧址创办的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校长,厦门沦陷后,黄瀚与门下多人组织“秋社”,言辞慷慨,诗稿也反映了厦门地方的风土习俗等。厦门的诗风一向崇尚盛唐。乾隆年间以黄日纪为代表的云洲诗社盛极一时,沈归愚评黄日纪的诗乃“本唐人”。黄瀚弱冠能诗,即受到当地社会“诗必盛唐”的影响。由於侨商出身的家庭背景,加上居住在厦门岛东南一隅的美丽海滨,黄瀚先生那淡泊平和
虚白楼诗 电子书
虞愚撰的这本《虚白楼诗(精)》根据《北山楼诗集》及《虞愚自写诗卷》为底本,厦门风行印刷社1949年铅排未印版(复印件),附录《虞愚先生遗诗辑录》,何丙仲辑注,约180首。
诗路衢江 电子书
这是一本诗集。主要描写的是衢州的山水、人文、地理。诗选多以诗人为主轴,按年代罗列诗篇。少数诗人如杨万里,抛下书本,面对真山真水,灵感自然流露,就有更多草市小村浅滩深潭收入笔底。而本土诗人的足迹就更广泛,他们深入穷乡僻壤,苦心孤诣,让藏于深闺好山佳水因诗而辉映成趣,过往的日子保留存档。
黎里诗钞 电子书
本书是有关黎里诗词作品的集大成者。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黎里古称梨花村,这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这里也是吴越交界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古战场之一。黎里自古文风鼎盛,西晋时期的张翰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回乡,在家乡元荡之畔设墊施教;唐代陆天随晚年流连鸭栏泾,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到了宋元明清,更是..辈....黎里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钟灵毓秀的地理环境,涌现出了许多才子佳人,也吸引了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