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作者从一个贫苦渔民子弟通过自己的奋斗一步步成长为联合国副秘书长级高级官员的传奇历程。
内容简介
从一个贫苦渔民子弟,通过自己的奋斗一步步成长,成为联合国副秘书长级高级官员。
作为新中国同龄人,作者以自传形式生动讲述了自己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如何从一个贫苦渔民子弟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高科技研究人才,留学归国后成为政府部门高科技领域管理干部,一步步成长为联合国副秘书长级高级官员的故事。
作者的不凡经历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国进入国际舞台并参与全球治理的曲折进程。在不断的变化中不变的是作者深厚的家国天下情怀。
这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之需。作为先行者,作者通过诸多鲜为人知的国际组织真实案例,展示了国际组织的文化与内部运作图景,分享了参与国际组织各层级工作的经验,有很强的专业水准和指导性,以其丰富经验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作者简介
作者何昌垂,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联合国副秘书长级别)。曾任国家遥感中心负责人、国家863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科委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等职,后来被国家派出任职联合国25年。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如梦如真渔村青少年
苦中有乐少年时
童年的记忆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青春无奈但无悔
父亲的艰难决定
母亲无奈祈梦
考入福清第一中学
回乡知青的经历
赤脚牙医
心中的梦想
大学梦圆闽江畔
梦想成真
走进福州大学
父亲的心愿
珍惜每一寸光阴
第二章 满怀豪情步入中科院
初涉遥感“捡兔子”
进京报到
遥感启蒙人
科学院的“三种人”
苦练英语口语
日本专家醉酒
野外实践开眼界
初上海南岛
野外大课堂
“四五”追查令
科学春天遥感梦
春天来了
扬帆起航
腾冲实验
起跑线上新“海归”
初归的小委屈
站在起跑线上
第三章 战战兢兢踏上留学路
获联合国奖学金
初到荷兰王国
特殊留学生
确定研究方向
万里心牵两地书
出国前匆匆结婚
我欠妻子一辈子
归心似箭
同窗罹难锥心痛
一颗新星的陨落
善后处理的思考
补修一课“社会学”
第四章 国家科委管理大学堂
科技管理学问深
调动是机缘巧合
管理也是一门科学
工作生态很重要
遥感中心新助力
开拓国际合作
联合国项目管理
中法香山讨论会
科技合作架起商贸桥梁
一诺千金的启示
探索遥感商业化
涉足外空委活动
更高平台锻炼人
用英语主持的尴尬
耳濡目染863计划
当科学家的“服务生”
出访欧洲
第五章 谱写亚太合作三部曲
竞聘联合国职务
竞聘一波三折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
报到第一天的印象
迎接挑战逆风上
面临的第一大考验
到纽约总部述职
启动部署“三部曲”
再赴纽约游说
地区合作机制化
一切来自勇于创新
成员国的关键决定
人们只相信结果
部长会议载史册
我还有一个梦想
高山也会低头
精心筹备部长会议
高官预备会的插曲
首次空间部长会议
历史将记住中国
出任首任空间技术应用处处长
第六章 加盟联合国粮农组织
西行罗马多崎路
告别天使之城
无心插柳柳成荫
又是一次一波三折
友善大度是一种修养
冷静面对新挑战
中国智慧的魅力
从建规立制入手
确定优先领域
学习的乐趣
岛国农业部长会
接到一道死命令
圆满交差
促成“宣言”靠磋商
代表粮农组织参会
《北京宣言》背后
自古忠孝难两全
最后一次见面
孝顺不能等
第七章 担纲亚太助理总干事
出人意料获封疆
意外的任命
重返亚太
地区领导一把火
初战告捷
遭受异议
抗灾救援第一线
禽流感突袭而至
CNN实况电视采访
印度洋海啸巨灾
应对粮食危机
改革前夜风满楼
悄然而至的“革命”
坦率建言话改革
总干事力挽狂澜
泰国王室情谊长
与国王一同论道农业
亲民公主诗琳通
荣获特级皇冠勋章
第八章 来自中国的副总干事
总干事峰会绝食
应对全球粮食危机
总干事决定绝食
获任命出任副总
决定竞聘副总干事
宣布任命副总干事
抓改革重担在肩
建立新班子文化
身兼多职推进改革
真诚感谢我的团队
瞬息万变挑战多
百万人签名请愿
“救火队”队长
建立“三机构”协调机制
避免一场人事丑闻
信息泄露事件
高处不胜寒
情真意切话别离
退休告别会
迪乌夫设家宴饯行
与总干事一职失之交臂
第九章 三进罗马辅佐新班子
选举政治亦艺术
有趣的选举
巴西候选人胜出
新老总三顾茅庐
真诚的邀请
再度邀我加盟
答应出山助政
临时管家压力大
特别高级顾问
制定新战略
消防队长不轻松
平息阿亚之争
自杀引起的风波
总理荣膺“最高奖”
向总干事建言
颁给中国人民的勋章
再度告别罗马
第十章 西去归来如初家国梦
国际组织人才荒
再扬帆起航
担任兼职教授
位卑未敢忘忧国
坚持建言献策
人才政策的思考
整装迎接新挑战
帮助发出中国声音
数字化时代的全球治理
卷尾
我的联合国之路是2019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何昌垂。
得书感谢您对《我的联合国之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