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对突发事件下的心理与行为进行研究分析。
内容简介
人类社会的发展前进从来就是不断与各种灾难斗争的历史,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断增长的各类安全风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加强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也更加凸显。突发事件的严重后果不仅会造成物理层面的巨大损失,还会给社会公众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
本书从心理学科的视角出发,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在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演化的不同阶段,事件的亲历者、应急响应人员、领导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心理行为表现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在相关理论和现有研究成果的支撑下,提供了全周期管理的策略与制度建设,不仅关注灾后心理的研究,还扩展到社会治理层面,试图为应急管理和社会治理提供心理学上的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张滨熠,副教授,博士,现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工作,从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应急心理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危机决策、应急管理中的社会心理、应急心理、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应急管理系列丛书编委会
应急管理系列丛书专家评审委员会
出版说明
总序
《应急管理系列丛书·理论前沿》出版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近年来国内外突发事件的总体发展态势
二 应急管理的多学科研究意义
三 心理学科与应急管理学科的关联
第二节 突发事件及其相关理论
一 基本概念
二 突发事件相关理论
三 危机管理相关理论
四 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第三节 心理危机干预及相关理论
一 基本概念
二 心理危机干预基本理论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 我国应急管理研究进展
二 我国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与实践进展
第二章 突发事件下的公众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突发事件的心理影响
一 突发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影响
二 突发事件下公众的信息需求
三 突发事件下公众心理影响的特点
第二节 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
一 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特点
二 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
三 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
四 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技术
第三节 我国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
一 我国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早期探索
二 我国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元年
第四节 突发事件下公众心理行为的治理机制
一 突发事件前的心理预防准备机制
二 突发事件中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三 突发事件后的心理重建机制
第三章 突发事件下的群体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突发事件对群体的影响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群体心理的理论基础
三 群体的心理效应及行为倾向
四 突发事件对群体心理的影响
五 突发事件下群体心理的发展变化特点
第二节 谣言的传播机制
一 谣言的定义及网络谣言的特点
二 谣言形成的阶段
三 谣言传播的心理机制
四 谣言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
第三节 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机理分析
一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变迁与现状
二 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基础
三 群体性事件演化机理的关键要素分析
第四节 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策略
一 转变治理意识
二 完善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
三 快速反应、及时化解、控制事态发展
四 重视群体心理特点,控制处置关键点
五 完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
六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机制
七 群体性事件的源头治理
第四章 突发事件下应急响应人员的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突发事件对应急响应人员的影响
一 应急响应人员的界定
二 应急响应人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三 突发事件对应急响应人员的心理影响
四 突发事件下应急响应人员的压力来源
五 应急响应人员全过程心理健康维护的策略
第二节 突发事件对领导者的影响
一 突发事件下领导者的压力来源
二 领导者全过程心理健康维护的策略
第三节 危机领导力的构建
一 领导力的界定及相关理论
二 危机领导力
三 危机领导力的培育
第五章 突发事件下的社会心理
第一节 突发事件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一 社会心理的内涵
二 关注社会心理的重要意义
三 突发事件中的社会心理表现
第二节 社会心态
一 社会心态的定义及结构
二 转型社会中社会心态的现状与变化
三 突发事件中的社会心态
第三节 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会心理的疏导
一 提升各级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 重视社会心理的治理效能
三 进行精准的信息供给
四 加强公众的应急心理能力建设
五 完善应急心理服务体系
六 开展社区心理建设
七 提升民众的心理健康素养,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
八 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社会治理功能
参考文献
突发事件下的心理与行为研究是202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滨熠。
得书感谢您对《突发事件下的心理与行为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