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张世英文集第八卷,比较中西两种自我观,为个体性自我的发展和大解放提供哲学阐释。
内容简介
第八卷收《中西文化与自我》一书。作者在此前出版的《哲学导论》和《境界与文化》两书中所倡导的,都是要建立一种超越主客二分式和自我主体性的"新的万物一体"的哲学观。2007年,我国当代心理学家朱滢先生送了作者一本新著《文化与自我》。他在书中用大量社会调查和心理实验证明:当今的中国人,甚至年轻人的自我观,还属于传统的"互倚型自我",是"更依赖于别人的观点",比起西方人的"独立型自我"观来,较少个体自我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朱滢的这一论断是科学研究的结论,不是他个人的随感之作。作者大受震动,深感中国传统的"更依赖于别人"的思想根深蒂固,需要在伸张自我、吸纳西方人"独立型自我"观的优点方面,做点"补课"的功夫。
这本《中西文化与自我》意在从对"自我"的主体性与个体性本质的阐释中,从中西两种自我观的比较中,特别是从中华儿女为争取个体性自我的独立自主而奋斗的历史长河中,让我们领会到个体性自我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历史必然性,领会到中华文化之光辉未来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个体性自我的大解放。
作者简介
作者张世英,1921年生,武汉市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6—1952年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到北京大学任教至今。曾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西方哲学重点学科第一学术带头人。现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2012年获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2015年所著《哲学导论》一书获第三届思勉原创奖。主要著作有《中西文化与自我》《哲学导论》《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论黑格尔的逻辑学》等20余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8卷说明
序
第一篇 “本质”的深层含义
第一章 “本质”的双重含义:从普遍性到个体性
第二章 黑格尔的“实体本质上即是主体”的含义:事物的深层本质在于自我的“主体性”与“个体性”
第二篇 自我的主体性与个体性
第三章 自我的自由本质和创造性
第四章 自我的个体性
第五章 我们—自我—他人
第六章 个体性自我显现的历程:中国与西方
第三篇 中西美学思想与自我
第七章 西方美学思想与自我
第八章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与自我
第九章 西方现代画派的哲学——人的主体性与自我表现
第十章 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哲学思考
第十一章 哲学之美——从西方后现代艺术谈起
第十二章 人生的四种境界
第四篇 “东方睡狮”自我觉醒的历程
第十三章 光辉灿烂的童年
第十四章 思想的一元化
第十五章 中华思想文化史上自我的朦胧觉醒
第十六章 自我觉醒历程中的另一番景象:佛教思想的输入
第十七章 从“天理”到“人欲”,从“理学”到“实学”
第十八章 西方的“船坚炮利”对“东方睡狮”的震撼:西学的第二次输入
余论
张世英文集·第8卷:中西文化与自我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世英。
得书感谢您对《张世英文集·第8卷:中西文化与自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