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条例新解读(第四版)

工伤保险条例新解读(第四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工伤保险条例新解读(第四版)15》是实用型法规汇编,为保障工伤职工权益提供指导。

内容简介

《工伤保险条例新解读(第四版)15》为法律法规新解读丛书系列的其中一本。“法律法规新解读”丛书作为一套实用型法规汇编,历经三版,以其权威、实用、易懂的优点,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真正成为“遇事找法者”运用法律维护权利和利益的利器。本丛书选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领域,将各领域的核心法规作为“主体法”,并且将与主体法相关联的法律法规分类汇编。工伤保险条例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并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自施行以来,对于及时救治和补偿受伤职工,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条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了解出现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认真总结条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于2009年7月起草了《工伤保险条例修正案(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议。《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于2010年12月8日由国务院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我国的立法体系

《工伤保险条例》法律适用提示

解读与应用工伤保险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

第二条 适用范围

第三条 保费征缴

第四条 用人单位责任

第五条 主管部门与经办机构

第六条 工伤保险政策、标准的制定

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构成

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

第九条 行业差别费率及档次调整

第十条 缴费主体、缴费基数与费率

第十一条 统筹层次、特殊行业异地统筹

第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和用途

第十三条 工伤保险储备金

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四条 应当认定工伤的情形

第十五条 视同工伤的情形及其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 不属于工伤的情形

第十七条 申请工伤认定的主体、时限及受理部门

第十八条 申请材料

第十九条 事故调查及举证责任

第二十条 工伤认定的时限、回避

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一条 鉴定的条件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

第二十三条 申请鉴定的主体、受理机构、申请材料

第二十四条 鉴定委员会人员构成、专家库

第二十五条 鉴定步骤、时限

第二十六条 再次鉴定

第二十七条 鉴定工作原则、回避制度

第二十八条 复查鉴定

第二十九条 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时限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条 工伤职工的治疗

第三十一条 复议和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医疗费用

第三十二条 配置辅助器具

第三十三条 工伤治疗期间待遇

第三十四条 生活护理费

第三十五条 一至四级工伤待遇

第三十六条 五至六级工伤待遇

第三十七条 七至十级工伤待遇

第三十八条 旧伤复发待遇

第三十九条 工亡待遇

第四十条 工伤待遇调整

第四十一条 职工抢险救灾、因工外出下落不明时的处理

第四十二条 停止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分立合并等情况下的责任

第四十四条 派遣出境期间的工伤保险关系

第四十五条 再次发生工伤的待遇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六条 经办机构职责范围

第四十七条 服务协议

第四十八条 工伤保险费用的核查、结算

第四十九条 公布基金收支情况、费率调整建议

第五十条 听取社会意见

第五十一条 对工伤保险基金的监督

第五十二条 群众监督

第五十三条 工会监督

第五十四条 工伤待遇争议处理

第五十五条 其他工伤保险争议处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挪用工伤保险基金的责任

第五十七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责任

第五十八条 经办机构违规的责任

第五十九条 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经办机构间的关系

第六十条 对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处罚

第六十一条 鉴定组织与个人违规的责任

第六十二条 未按规定参保的情形

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协助调查的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六十四条 相关名词解释

第六十五条 公务员等的工伤保险

第六十六条 非法经营单位工伤一次性赔偿及争议处理

第六十七条 实施日期及过渡事项

关联法规归类解读与应用

一、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节录)*

工伤保险经办规程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

二、工伤保险基金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

部分行业企业工伤保险费缴纳办法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伤职工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

三、工伤认定

(一)一般工伤

(二)职业病

四、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

五、工伤待遇与赔偿

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管理办法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

六、监督管理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

跨地区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协查办法

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

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

社会保险欺诈案件管理办法

七、工伤争议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

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权威指导案例

一、陈善菊不服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障行政确认案

二、杨庆峰诉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纠纷案

三、铃王公司诉无锡市劳动局工伤认定决定行政纠纷案

四、张成兵与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上诉案

五、邹政贤诉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案

六、孙立兴诉天津园区劳动局工伤认定行政纠纷案

七、何培祥诉江苏省新沂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案

实用附录

一、工伤纠纷处理流程图

二、申请工伤认定程序图

三、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申请表

四、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范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就医管理

第三章 费用结算与给付

第四章 附则

五、工伤认定申请表

六、工伤赔偿数据速查

(一)时效

(二)赔偿计算

工伤保险条例新解读(第四版)是2017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法制出版社。

得书感谢您对《工伤保险条例新解读(第四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农村女犯人:生活世界中的纠纷与抗争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博士张晓红通过研究农村女性犯人的案件来解析她们的逻辑和生活经历。
新编公文写作全能一本通:格式、技巧与范例大全 电子书
51种公文体例,囊括所用常见公文形式 200多个公文写作模板,拿来就可以套用 30多个写作技巧指导拓展,一线写手手把手指导技巧 全书配更多拓展阅读二维码资源 先讲理论,后讲范例。对公文的所有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讲解,在此基础上,再依次介绍各类公文的写作方法,这样便于读者更好地消化吸收。 种类齐全,范例丰富。本书针对各种类型下的不同公文,都给出了典型的范例,让读者可以照猫画虎。并对各类公文的特点、种类、写作方法、写作格式进行详细讲解,进而可以对该公文有更系统的地认识。 栏目多样,知识面广。本书在讲解过程中使用了“专家点拨”“写作技巧”“扩展阅读”等栏目,丰富书本的同时,可以使读者获取到更多与公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内容。 海量模板与案例下载。本书配套的光盘收集了大量的公文模板和案例,并录制有专业的公文写作方法与过程,可以更全面和直观地帮助读者进行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释义 电子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释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招标投标法》颁布12年来,我国招投标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招投标市场不断壮大,行政监督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招投标制度日趋完备,对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采购质量效益,预防惩治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招投标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规避招标或者搞“明招暗定”的虚假招
人力资源法律风险防控从入门到精通 电子书
目标读者: 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 培训管理岗位专员、主管、经理、总监等相关从业人员 企业大学负责人、培训讲师、培训专员、培训管理人员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或实务操作的初学者 想要从事培训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 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 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证书的学员 需要培训管理工具书的人员 想要获取或学习培训管理实战案例的人员 企业的中基层管理者、企业高管、总经理 其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感兴趣的人员 风险和利益,是企业家关注的两个基础性问题。企业家只有将风险和利益并重对待,才能够保证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目前法律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爆发率高、大的风险之一。法律风险一旦决堤,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作为管理者/HR,你是否已经发现了企业存在的问题:法律意识不充分、用工体系不完善、规范化办公不全面、对劳动者管理不合法等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学会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用人单位如果不加强法律风险防控的意识,那只能是双方博弈中的失败者。 本书总结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各个阶段法律风险防控的关键技能、操作步骤和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了大量的实操案例,专注解决企业在法律风险的防控和处理层面的难题。
2019个税新政实操手册(全场景案例版) 电子书
阅读本书,你将掌握: 新个税政策及政策要义、各种场景下的纳税方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方法、个税新政实操难点突破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