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实用法律手册(第四版)

工伤赔偿实用法律手册(第四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金钥匙系列·常见纠纷法律手册(第四版):工伤赔偿实用法律手册5》丰富实用,案例详解,快捷有效。

内容简介

《金钥匙系列·常见纠纷法律手册(第四版):工伤赔偿实用法律手册5》紧扣需要,用丰富案例和疑难解答,帮读者轻松掌握纠纷,解决法律知识;文本标准,所收录的文件皆为国家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等正式文件,并标明公布文号及实施日期;内容实用,由专业人士精心编辑,通过图表、应用脚注等方式为纠纷解决提供全方位信息;快捷有效,实用附录和图书内容完美搭配,有效避免读者在解决纠纷过程中走弯路。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辑说明

工伤赔偿实用流程图

一 综合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促进就业

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五章 工资

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八章 职业培训

第九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 附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附录: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一、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二、女职工在经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三、女职工在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四、女职工在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一、适用范围

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三、工资

四、工作时间和休假

五、社会保险

六、劳动争议

七、法律责任

八、适用法律

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节录)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请示的答复

附: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请示

一、案件的由来

二、东营中院对案件处理的不同意见

三、东营中院请示的问题及我院意见

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贯彻《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做好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节录)

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节录)

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工伤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节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工作的通知

一、充分认识“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的重要意义

二、认真做好“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的资金筹集工作

三、妥善处理“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工作中政策衔接问题

四、加大工作力度,认真组织实施

典型案例

1.何文良因工作时间滑倒致死诉成都市武侯区劳动局工伤认定行政行为案

2.北京国玉大酒店有限公司因不服下岗再职职工工伤承担分配诉北京市朝阳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纠纷案

疑难问题

1.个体工商户是否应参加工伤保险?

2.临时工发生工伤能够享受工伤待遇吗?

3.离开单位以后,档案在街道或者个人存档的人员发现职业病是否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4.无工商登记的工厂职工,受伤后能否享受工伤待遇?

5.当雇佣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对该单位员工所受伤害应由谁承担?

6.职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而发生工伤,各用人单位应如何承担责任?

7.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能代替工伤保险吗?

8.已经获得民事赔偿的情况下,是否还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9.冒用他人身份证工作的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

10.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二 劳动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章 劳务派遣特别规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节录)

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节录)

关于企业内部个人承包中保险待遇问题给四川省劳动厅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离退休人员与现工作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问题的答复

附: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离退休人员与现在工作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一案的请示

一、请示案件的由来

二、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意见

三、请示的问题

典型案例

1.重庆市某建筑工程公司因工伤保险待遇款的计算依据不清争议诉姜某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上诉案

2.覃某因劳动者非自己招聘进厂诉彭某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

3.某化工有限公司因田某在其登记成立前受伤诉田某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

4.陈俊华因其子在约定的工作中死亡诉武陵源旅游产业公司要求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案

疑难问题

1.如何认定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属于劳动合同关系?

2.如何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3.如何区别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

4.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有何区别?

5.口头通知辞退后劳动关系是否存在?

6.未签订劳动合同,如遇工伤应如何举证?

7.被劳务派遣到其他单位工作的,工伤保险责任由哪个单位承担?

8.被派遣到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工作的,工伤保险责任由哪个单位承担?

9.被指派到其他单位工作的,工伤保险责任由哪个单位承担?

10.建筑工程单位将自己承包的业务违法转包、发包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由谁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11.挂靠关系中谁来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常用文书

三 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流程图

工伤认定办法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司机工伤认定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在工作时间发病不作工伤处理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企业招工考核时发生伤亡事故问题的批复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在工作时间发病是否可比照工伤处理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工伤确认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职工因公外出期间死因不明应否认定工伤的答复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工伤认定法律适用问题的复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当事人对工伤认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问题的复函

典型案例

1.刘自荣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纠纷再审案

2.孙立兴诉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劳动人事局工伤认定案

3.张成兵诉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案

4.孙立兴诉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劳动局工伤认定行政案

5.何培祥诉江苏省新沂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案

6.邹政贤诉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案

7.任茂菊因在企业组织的集体活动中受伤诉重庆市渝中区劳动局工伤性质认定案

8.杨庆峰因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诉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纠纷案

疑难问题

1.什么时间是“工作时间”?

2.哪些场所属于“工作场所”?

3.来往于多个工作场所之间的“合理区域”是否属于工作场所?

4.哪些属于“工作原因”?

5.如何认定“上下班途中”?

6.上下班途中绕行、改行其他路线时发生事故如何认定?

7.如何理解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8.如何理解在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时间”与“合理路线”?

9.如何理解“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的情形?

10.如何理解“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情形?

11.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12.在工作中遭受精神损害,能否认定为工伤?

13.申请工伤认定应该提供哪些材料?

14.申请工伤认定有什么时间限制?

15.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一定不予受理吗?

16.工伤认定中用人单位有哪些举证责任?

17.工伤认定中劳动者有哪些举证责任?

18.单位不为职工申报工伤,职工该怎么办?

19.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继续工作的职工是否有权享受工伤保险?

20.退休回聘人员因工负伤是否算工伤?

21.罪犯在劳动改造期间受伤能否算作工伤?

22.职工违章操作而负伤能否认定为工伤?

23.职工因工作积劳成疾算不算工伤?

24.单位聚餐后发生事故算不算工伤?

25.未下班的情况下提前开溜或者加班加点的算不算“下班途中”?

26.企业在招工考核期间或招聘期内,应聘人员遭受意外伤害是否属于工伤?

27.从事单位临时指派的工作受伤的是否能认定为工伤?

28.领导安排外出办事受伤能否构成工伤?

29.保姆在雇主家受伤是否举证属于工伤?

30.职工在企业被注销营业执照期间因工死亡能否认定为工伤?

31.节日加班途中车祸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

32.职工探亲期间受伤,可以认定为工伤吗?

常用文书

四 劳动能力鉴定

伤残鉴定等级划分标准图

个人申请鉴定程序图

企业职工劳动能力鉴定流程图

重新鉴定程序图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前言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5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

1 范围

2 总则

3 判定原则

4 判定依据

5 判定基准

附件: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鉴定程序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疑难问题

1.评残是否一评定终身?

2.职工身体多处受伤的,如何评定劳动能力伤残鉴定等级?

3.医疗期未满能否进行伤残等级的评定?

4.医疗终结与否是否影响工伤认定?

5.职工发生工伤或职业病致残后,工伤认定是否与劳动能力鉴定同时进行?

6.行政复议期间,工伤职工如何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7.职工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8.工伤旧伤复发,能否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9.劳动能力鉴定作出后,单位或职工认为伤残等级发生变化怎么办?

10.工伤认定决定作出后新发现受伤部位,是否需要进行二次工伤认定?

11.工伤认定决定作出后出现新的病情,是否需要进行二次工伤认定?

12.劳动能力鉴定的费用由谁来支付?

常用文书

工伤伤残鉴定申请书

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申请表

五 职业病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前期预防

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 的防护与管理

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二、职业性皮肤病

三、职业性眼病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五、职业性化学中毒

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八、职业性传染病

九、职业性肿瘤

十、其他职业病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第三章 职业健康检查规范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用人单位的职责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诊断机构

第三章 诊断

第四章 鉴定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卫生部关于对异地职业病诊断有关问题的批复

卫生部关于如何确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权限范围的批复

卫生部关于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有关问题的批复

对四川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职工退休后被诊断为职业病应如何解决工伤待遇的复函

典型案例

上海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因否认李某之妻申请职业病认定的主体资格诉上海某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纠纷案

疑难问题

1.职工患病不属于职业病目录范围的能否认定为工伤?

2.劳动者本人居住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应该向哪一个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

3.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怎样申请鉴定?

六 工伤待遇与赔偿标准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部分行业企业工伤保险费缴纳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郑立本与青岛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追索赔偿金纠纷一案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外派船员伤亡善后处理问题的复函

关于外派劳务人员因工伤亡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关于外派劳务人员伤、残、亡善后处理问题的复函

人事部关于外派劳务人员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

关于在国内发生并由外方支付赔偿的工伤事故待遇处理问题的复函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工资总额的组成

第三章 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

第四章 附则

最低工资规定

附件:最低工资标准测算方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一至四级“老工伤”人员在二○○四年一月一日后死亡是否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问题的复函

人身损害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评定准则(GA/T 521-2004)

1 范围

2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4 头部损伤

5 面部损伤

6 颈部损伤

7 胸部损伤

8 腹部损伤

9 脊柱、骨盆部损伤

10 肢体损伤

11 其他损伤

附录A (规范性附录)损伤分级的依据

附录B (规范性附录)使用标准的说明

对《关于重新进入劳动生产领域的离休人员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请示》的复函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

典型案例

1.钟某与攸县黄丰桥镇某煤矿工伤待遇纠纷上诉案

2.张某因工伤待遇的工资计算标准诉吴某工伤赔偿纠纷案

3.殷某夫妇因其子在下班后参与斗殴致死诉银联商贸公司按非因工死亡给付直系亲属救济费案

4.何某因适用法律问题诉上海某物流有限公司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

5.罗某因工伤赔偿未包含精神损害抚慰金诉黎某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

疑难问题

1.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的资格如何确定?

2.哪些工伤待遇项目由用人单位负责?

3.职工因工伤残的,治疗结束后是否可以继续留在原单位工作?

4.工伤职工如果工伤复发,该如何处理?

5.职工与用人单位在工伤待遇方面发生争议时,怎么处理?

6.职工在受行政处分期间负工伤,能否享受工伤待遇?

7.试用期内的职工,是否享受工伤待遇?

8.抚恤金标准提高后,相关人员是否可以随之提高相应的待遇?

9.工伤职工或伤亡家属出国定居的,工伤保险怎么领?

10.什么是停工留薪期间?这段期间内工伤职工享受哪些待遇?

11.企业破产时,工伤保险待遇有什么变化?

12.工伤保险的各种待遇计发基数是如何计算的?

13.单位能否以医疗事故为借口,拒付工伤医疗费?

14.工伤职工死亡,配偶又结婚的,其子女是否可以继续领取抚恤金?

15.工伤后护理费用如何支付?支付标准是什么?

常用文书

七 工伤争议处理

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调解

第三章 仲裁

第四章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节录)

第三章 行政复议申请

第四章 行政复议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节录)

第二章 受案范围

第三章 管辖

第四章 诉讼参加人

第五章 证据

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八章 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

第二章 管辖

第五章 诉讼参加人

第六章 证据

第七章 期间、送达

第八章 调解

第九章 保全和先予执行

第十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十一章 诉讼费用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十七章 督促程序

第十九章 一般规定

第二十章 执行的申请和移送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十二章 执行中止和终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劳动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程序中是否具有劳动关系确认权请示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通知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诉讼当事人问题的批复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处理时限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举证责任分配和举证期限

二、提供证据的要求

三、调取和保全证据

四、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

五、证据的审核认定

六、附则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

关于当事人对工伤认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乡镇企业事故赔偿问题是否由劳动部门处理的复函

典型案例

1.佛山市顺德区快洁美清洁有限公司因蒙某系上班前遭遇车祸诉佛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行政确认上诉案

2.邹汉英诉孙立根、刘珍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

3.侯某与重庆市涪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确认纠纷案

疑难问题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能否裁决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支付伤残职工各项伤残保险待遇?

2.职工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3.在工伤争议仲裁中,能否适用先予执行?

常用文书

1.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2.工伤赔偿协议书(参考格式)

3.行政复议申请书

4.行政诉讼起诉状

5.民事起诉状

6.申请执行书

八 工伤保险基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节录)

第四章 工伤保险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节录)

第三章 关于工伤保险

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

一、关于行业划分

二、关于费率确定

三、关于费率浮动

附件:工伤保险行业风险分类表

典型案例

广州某塑料公司因工资支付标准争议诉韩某工伤待遇纠纷案

疑难问题

对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情况,职工有哪些知情权?

实用附录

附1 工伤保险待遇一览表

附2 工伤赔偿计算标准

(一)工伤医疗待遇的计算公式

(二)工伤伤残待遇的计算公式

(三)因工死亡的赔偿金的计算公式

(四)受害人下落不明的情形

附3 工伤赔偿常用时效速查

工伤赔偿实用法律手册(第四版)是2015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王立楠著。

得书感谢您对《工伤赔偿实用法律手册(第四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行动中的劳动法律 电子书
以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以《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为代表的劳动法律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分析影响劳动法律落实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法律与伦理(第4期) 电子书
本书市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四期。
法律与伦理(第5期) 电子书
本书市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五期。
法律与伦理(第6辑) 电子书
本书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六期。
融资租赁法律实务20讲 电子书
常见问题·交易难点·应对方案监管合规·诉讼风险·实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