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07-2012年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07-2012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近代史研究》: 国内一流学术期刊,见证中国历史学发展。

内容简介

《近代史研究》创刊于改革开放初的1979年,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学术期刊,在业内享有良高声誉,在各种期刊评价体系中均名列前茅。这个刊物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当代学术的恢复和发展,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进步与成就。在其40年的发展历程中,《近代史研究》一贯严肃认真,精益求精,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并见证了数代学者的成长。作为一份重要的学术期刊,《近代史研究》以其对理论和方法论的重视和专业研究的精深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面貌、走向、风格都有一定影响。《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五卷本,精选自期刊成立初1979年到2017年40年间共100余篇优秀论文,这些论文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历史研究的学术发展,展现了我国近代史学人为中国近代史研究做出的贡献。本卷为第四卷,时间节点2005-2010年。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一部没有“近代”的中国近代史

欧洲中心霸权和民族主义之间的中国历史

近代地方文化的跨地域性

王觉一与末后一着教新探

傅斯年“史学只是史料学”再析

“矛盾政策”中找寻出路:四届五中全会前后的胡汉民与西南时局

流动的土地与固化的地权

皖南事变之后国共两党的政治较量

蔡锷与小凤仙

农村革命展开中的地方领导群体

改革开放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从“四林外”到大房:鄱阳湖区张氏谱系的建构及其“渔民化”结局

国际化与地方化:近代闽南侨乡的社会文化变迁

“声入心通”:清末切音字运动和“国语统一”思潮的纠结

清季外官改制的“地方”困扰

译介再生中的本土文化和异域宗教:以天主、上帝的汉语译名为视角

“三次革命高潮”解析

中共、粤系、蒋介石:1934年秋的博弈

神明的正统性与社、庙组织的地域性

“夷夏之辨”之解说传统的延续与更新

从党权政治角度看孙中山晚年的司法思想与实践

张荫桓、翁同龢与戊戌年康有为进用之关系

战后之疫:1944—1947年滇西鼠疫研究

清代存留养亲与农村家庭养老

农民何以支持与参加中共革命?

清帝逊位与民国初年统治合法性的阙失

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07-2012年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近代史研究》编辑部。

得书感谢您对《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2007-2012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4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近代史所研究所青年学者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展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5年卷)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每年召开一次青年学术研讨会,并将与会者提交的论文集结出版,自2000年至今连续出版,可谓近代史所青年学者成长的一个记录。本书系2015年卷,内容涉及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领域,是近代史所研究所青年学者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展现。
近代天津典当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博弈论作为理论工具,利用近代天津典当档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近代天津城市的典当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性,对近代天津城市史和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与近代世界 电子书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的哲学名著。
口述史研究(第2辑) 电子书
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2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