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康德著作全集第2卷推荐1777年前的著作。
内容简介
《康德著作全集(注释本第2卷前批判时期著作21757-1777)》主要内容包括1757年自然地理学课程,1758年运动与静止的新学术概念,1759年试对乐观主义作若干考察,1760年约翰・弗里德里希・冯・丰克先生的夭亡,1762年四个三段论格的错误繁琐,1763年证明上帝存在惟一可能的证据,等。
作者简介
杨祖陶(1927-2017),1945-1950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和北京大学,师从金岳霖、汤用彤、贺麟、郑听、洪谦诸教授。长期从事西方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培养了一大批知名专家和学者。是我国著名的康德黑格尔研究专家,也是业内公认的著名翻译家。
著有《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欧洲哲学史稿》《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回哞——从西南联大走来的六十年》《哲学与人生漫记——从未名湖到珞珈山》。译著有《精神哲学》《耶拿体系1804-1805: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等。
邓晓芒,1948年生。1979-1982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的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专攻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和翻译,延伸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并积极介入中西比较和文化批判。
著有十卷本《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冥河的摆渡者》《康德哲学诸问题》《(判断力批判)释义》。译著有《精神现象学》《实用人类学》《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经验与判断》等。$$$$$杨祖陶(1927-2017),1945-1950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和北京大学,师从金岳霖、汤用彤、贺麟、郑听、洪谦诸教授。长期从事西方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培养了一大批知名专家和学者。是我国著名的康德黑格尔研究专家,也是业内公认的著名翻译家。
著有《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欧洲哲学史稿》《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回哞——从西南联大走来的六十年》《哲学与人生漫记——从未名湖到珞珈山》。译著有《精神哲学》《耶拿体系1804-1805: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等。
邓晓芒,1948年生。1979-1982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的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专攻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和翻译,延伸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并积极介入中西比较和文化批判。
著有十卷本《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冥河的摆渡者》《康德哲学诸问题》《(判断力批判)释义》。译著有《精神现象学》《实用人类学》《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经验与判断》等。$$$$$康德,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其前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期的哲学研究成果主要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给哲学界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称“开普勒改革”)。$$$$$伊曼诺尔·康德(1724—1804年),$$$$$康德(1724-1804),德国思想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等。$$$$$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德国思想家、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其学说深刻地影响了此后的哲学,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的诸多流派,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作者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其以“三大批判”为主体的著作构建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给哲学界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称“开普勒改革”)。
主编
李秋零,河南唐河人,1957年生,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专著。译有《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康德书信百封》、《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社会科学方法论》、《从黑格尔到尼采》、《不合时宜的沉思》、《神学与哲学》等三十余部西方学术名著。在中外学刊发表《中世纪神秘主义神学的难题与出路》、《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与中国老庄哲学》、《康德论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古希腊哲学解神话的过程及其结果》、《基督教理论化的起因及其结果》、《汉语神学的历史反思》等数十篇论文。$$$$$康德(1724-1804),德国思想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有影响力的思想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版权信息
1757年 自然地理学课程
1758年 运动与静止的新学术概念
1759年 试对乐观主义作若干考察
1762年 四个三段论格的错误繁琐
1763年 证明上帝存在惟一可能的证据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前言
第一章 证明上帝存在的证据
考察一 论一般存在
考察二 论以一种存在为前提条件的内在可能性
考察三 论绝对必然的存在
考察四 上帝存在的一种证明的证据
第二章 论这种证明方式特有的广泛用途
考察一 后天地从在事物的本质中感知到的统一性推论到上帝的存在
考察二 把万物对上帝的依赖性区分为道德的依赖性和非道德的依赖性
考察三 借助或者无须大自然的秩序论世界上的事物对上帝的依赖性
考察四 在按照大自然的进程判断一个世界的完善时运用我们的证据
考察五 通常的自然神学方法的不足
考察六 经过改进的自然神学方法
考察七 宇宙起源学
考察八 论神的充足性
第三章 除了上述证据之外,不可能有别的证明上帝存在的证据
1763年 将负值概念引入 世俗智慧的尝试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前言
第一章 对负值概念的一般解释
第二章 从世俗智慧中列举出现负值概念的实例
第三章 能够为所说的概念运用于世俗智慧的对象作准备的一些考察
1764年 关于美感和崇高感的考察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第一章 论崇高感和美感的不同对象
第二章 论人身上崇高和美的品性
第三章 论两性相对关系中美与崇高的区别
第四章 就其建立在不同的崇高感和美感之上论各种民族特性
1764年 试论大脑的疾病
1764年 西尔伯施拉格《1762年7月23日出现的火流星的理论》一书述评
1764年 关于自然神学与道德的原则之明晰性的研究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引言
考察一 在数学认识中和在哲学认识中达到确定性的方式的一般比较
考察二 在形而上学中达到最大可能的确定性的惟一方法
考察三 论形而上学确定性的本性
考察四 论自然神学和道德的最初根据所能够获得的明晰性和确定性
1765年 1765—1766年冬季学期课程安排的通告
1766年 一位视灵者的梦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一个在论述方面承诺甚少的准备性报告
第一篇 独断论的
第一章 一个人们可以随意解开或者砍开的错综复杂的形而上学之结
第二章 开启与灵神世界之联系的秘密哲学之断简
第三章 反神秘宗教:断绝与灵神世界之联系的普通哲学之断简
第四章 从第一篇的全部考察得出的理论上的结论
第二篇 历史学的
第一章 一个故事,其真实性凭读者任己意探询
第二章 一个空想者经过灵神世界的迷狂之旅
第三章 从整个考察得出的实用结论
1768年 论空间中方位区分的最初根据
1770年 论可感世界与理知世界的形式及其原则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第一章 论一般世界的概念
第二章 论可感事物和理知事物的区别
第三章 论可感世界的形式的原则
第四章 论理知世界的形式的原则
第五章 就数学中感性的东西和理性的东西而言论方法
1771年 莫斯卡蒂《论动物与人之间身体上的本质区别》一文述评
1775年 论人的不同种族
1776—1777年 有关博爱学院的文章
中德人名对照表
康德著作全集(注释本)第2卷前批判时期著作Ⅱ(1757-1777)是176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伊曼努尔·康德。
得书感谢您对《康德著作全集(注释本)第2卷前批判时期著作Ⅱ(1757-1777)》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