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态化:二十年转型辑录

我们的生态化:二十年转型辑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描绘出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图景,为农村土地上的劳动者带去了新希望。但我们发现,当前市场上的相关图书在论述“乡村振兴”时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案例示范与实践启示。温铁军教授及其团队“乡建”20余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其中既有成功案例,也不乏失败教训,温铁军团队及乡建志愿者对每一次实践都进行了生动、深刻的总结,告诉我们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怎样少走弯路,高歌前进。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农村与区域发展比较研究”(16XNLG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温铁军团队乡建理论的又一实践篇。在书中共有11个案例,一个村庄一个故事,极具代表性,这些透着浓浓乡土气息的案例,希望展现起于青萍之末的乡建实验社区变化的轨迹,和完全平民化的乡建人的心路历程,同时让我们看到了近二十年乡村的变化。在这些案例中,有的试验是成功的:如梨树县的信用合作社、河南信阳的郝堂村、CSA分享收获农场等;有些还在探索前行:如三岔村、昆山、皮村等;有些乡建直接以失败告终令人惋惜。乡村建设的志愿者们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当下中国乡村的现状,认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的责任”。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这些案例,主要由作者带领的乡建团队和科研团队,在亲自参与生态文明战略下的乡村建设实践和调研中整理形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折射出中国朝向包容性发展的战略转型就体现在基层农村的干部群众和下乡青年人的努力奋斗之中,与之有关的宏观政策演变前后时间跨度将近二十年——从1999年中国主要决策者提出以人为本,到2005年新农村建设,2007年提出生态文明,再到2013年确立生态文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2017年强调乡村振兴,都是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传承复兴的整体努力。

作者简介

温铁军,1951年5月生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民政部、林业草原局、粮食局、北京市、福建省等省部级政策专家和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先后承担多个重大、重点课题,担任多个省部级重点项目首席专家。获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CCTV年度经济人物奖”、“中国环境大使”称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

张兰英,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毕业后任教北京大学。后留学菲律宾,1992年获得菲律宾大学菲律宾语语言学硕士、1997年获得亚洲管理学院发展管理硕士。自1990年代积极投入到乡村建设和公益事业中多年,深耕于中国乡村减贫和社区综合发展,聚焦于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等成人教育工作,以及县域废弃物综合治理的系统构建等。

刘亚慧,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等。在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作为综合安全基础的乡村治理结构与机制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城乡二元结构下改善社会治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农村与区域发展比较研究”等课题中担任核心成员。

章节目录

前 言 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的责任 第一章 那些年,那些事儿——新三岔建设纪事 第二章 顺平案例 第三章 阳澄湖畔的青澄岁月——昆山乡村建设案例 第四章 新世纪新乡村建设的起点——翟城乡村建设试验区 第五章 分享收获——一家基于CSA 理念的农业社会企业 第六章 小毛驴市民农园:新型农耕社区与新农人 第七章 皮村的故事 第八章 组织动员、资源整合与多元共治——外部资源输入背景下郝堂村不同发展阶段的案例分析 第九章 咱老百姓自己的“银行”——梨树合作金融发展记录 第十章 以青春救乡村——福建省秀屿区东峤镇汀塘村乡村建设工作 第十一章 乐和家园,我们的乡村梦——北京地球村 后 记

我们的生态化:二十年转型辑录是2020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作者温铁军。

得书感谢您对《我们的生态化:二十年转型辑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赋智·重构:数据智能驱动的企业数字化转型 电子书
本书深入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强调了业务重构和技术重构的必要性。全书共6章。第1章阐明数据智能驱动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上篇(第2、3章)介绍支撑数字化转型业务重构的能力框架,以及“四步法”业务顶层规划,辅以中国电信BSS3.0案例,展示“四步法”在大型系统重构中的应用。下篇(第4、5章)则聚焦于技术重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技术实施框架,涉及云化基础设施、业务中台、数据中台、能
数字化转型指南:新商业的思维、方法和工具 电子书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巨大变革,互联网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中国的消费者和商业环境的改变是颠覆式的; 以营销驱动的商业模式,正在被以用户驱动的新商业模式所替代。在商业的转型中,大量的传统企业在新的环境中,经营陷入困境; 企业需要新的认知、新的人才、新的模式,但现实带给传统企业的反而是互联网的恐惧症; 本书是一本企业商业转型的工具书,从商业和互联网的本质出发,将商业变迁的来龙去脉,以及新商业的思维剥茧抽丝,通过鲜活的案例及作者自身的行业感知,总结归纳出有效的方法和工具,让商业转型可落地,有所依托。
数字化转型与治理方法论 电子书
本书紧紧围绕“十四五”期间“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主题主线,以全球视野,洞察数字化发展大势;从国内视角,梳理21世纪以来我国数字化转型的脉络和进程。
产业数字化:以数字技术加速产业转型增长 电子书
厘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路径、技术驱动力、基础设施,读懂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产业智能之路: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 电子书
全书将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多年从事产业智能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和系统梳理,并以大量的实践案例为基础,从技术发展、行业变革、方法逻辑、机遇挑战等多方面全面阐释了产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路径,为企业和组织在更多的业务领域和产业领域转型升级提供借鉴和帮助,迎接智能化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