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看一代人的“自我撕裂”,体会挣扎在学院与民间、拥抱与排斥、历史研究与现实感怀的感受。
内容简介
《记忆北京》一书收录了作者关于北京的文化随笔共计二十五篇。作者身为岭南人,却是最早呼吁建立“北京学”的学者,并在北大开设“北京文化研究”专题课,主持相关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主编“北京读本”,指导北京研究方向的博士和硕士论文,游走于书斋与社会关怀之间,以诸多实际行动为依托,试图借由文人的情怀和底蕴、学者严谨扎实的治学功底,用想象和记忆的碎片来重构一个精神的古都。
作者简介
作者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
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当年游侠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等著作三十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小引
上编
“北京学”
“五方杂处”说北京
一、为什么是北京
二、作为旅游手册的北京
三、作为乡邦文献的北京
四、作为历史记忆的北京
五、作为文学想象的北京
六、作为研究方法的北京
图像的北京——在“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想象北京城的前世与今生——答新华社记者刘江问
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文学的北京:春夏秋冬
一、关于《北平的春天》
二、关于《故都的秋》
三、《北平的五月》与《未名湖冰》
四、文学与时令
五、答听众问
长向文人供炒栗——作为文学、文化及政治的“饮食”
食疗与乡思
考辨与文章
伤心最是李和儿
桂花栗子重糖炒
中编
“北京研究”的可能性
十篇博士论文
五场会议与四轮课程
可为与可不为
“北京学”的腾挪空间及发展策略
另一种“双城记”
一、为什么是“双城”
二、不同类型的“双城记”
三、作为一种学术思路的“京津”
作为文化双城的京津
宣南一日游
谁为城市代言
下编
十年一觉
“萧瑟昌平路”
学者小说的魅力 ──读《大都》
与《读书》结缘
文史的北京
还是不要“戏说”为好
生于忧患
《人在北京》自序
《北京研究书目》缘起
城市的韵味
大学精神的见证人与守护者——写给大学校园里的“老房子”
《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自序
记忆北京是2020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陈平原。
得书感谢您对《记忆北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