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北京

记忆北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看一代人的“自我撕裂”,体会挣扎在学院与民间、拥抱与排斥、历史研究与现实感怀的感受。

内容简介

《记忆北京》一书收录了作者关于北京的文化随笔共计二十五篇。作者身为岭南人,却是最早呼吁建立“北京学”的学者,并在北大开设“北京文化研究”专题课,主持相关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主编“北京读本”,指导北京研究方向的博士和硕士论文,游走于书斋与社会关怀之间,以诸多实际行动为依托,试图借由文人的情怀和底蕴、学者严谨扎实的治学功底,用想象和记忆的碎片来重构一个精神的古都。

作者简介

作者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

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当年游侠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等著作三十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小引

上编

“北京学”

“五方杂处”说北京

一、为什么是北京

二、作为旅游手册的北京

三、作为乡邦文献的北京

四、作为历史记忆的北京

五、作为文学想象的北京

六、作为研究方法的北京

图像的北京——在“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想象北京城的前世与今生——答新华社记者刘江问

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序

文学的北京:春夏秋冬

一、关于《北平的春天》

二、关于《故都的秋》

三、《北平的五月》与《未名湖冰》

四、文学与时令

五、答听众问

长向文人供炒栗——作为文学、文化及政治的“饮食”

食疗与乡思

考辨与文章

伤心最是李和儿

桂花栗子重糖炒

中编

“北京研究”的可能性

十篇博士论文

五场会议与四轮课程

可为与可不为

“北京学”的腾挪空间及发展策略

另一种“双城记”

一、为什么是“双城”

二、不同类型的“双城记”

三、作为一种学术思路的“京津”

作为文化双城的京津

宣南一日游

谁为城市代言

下编

十年一觉

“萧瑟昌平路”

学者小说的魅力 ──读《大都》

与《读书》结缘

文史的北京

还是不要“戏说”为好

生于忧患

《人在北京》自序

《北京研究书目》缘起

城市的韵味

大学精神的见证人与守护者——写给大学校园里的“老房子”

《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自序

记忆北京是2020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陈平原。

得书感谢您对《记忆北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重释蔡元培与北大:记忆史的视角 电子书
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呈现北大校长蔡元培形象的动态变化过程。
当代埃及小说中穆斯林和基督徒的关系研究.北京扎耶德中心文库 电子书
本书共四章,内容包括:埃及的两大族群——穆斯林和基督徒、“空间”:书写族群关系的文本、“他者”:不可回避的另一半、“属性”:身份认同、文化融合与族群对话。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 电子书
本书是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的汇编,收录了十余位中青年作家创作的小说作品。包括《西单大杂院》《偷窥》《爱的集结号》《白平》《佳人瘦》《良人当归》等。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经典版 电子书
1.新周刊看天下十点读书凤凰卫视等重量级媒体多次专访,一个app热门作者,微博大V【治愈系心理学】热门转发。陈晓卿赵子琪绿茶杨葵洁尘许知远程璧杨菲朵推荐。 2.作者粉丝群数量庞大,淘宝店“远远的阳光房”35万粉丝、公号阅读近万,在女性读者中极具影响力。 3.一本女性生长之书,乡村女孩的女神成长之路:2008中央电台美女主播,中国主持人奖高奖“金话筒”奖获奖者,“远远的阳光房”服装品牌创始人和自家服装模特,有爱的知性妈妈。记录一路走来内心的声音。 愿你也能把时间浪费在自认为美好的事物上。生活的美好,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夏承焘致谢玉岑手札笺释(修订版) 电子书
重温黄金十年民国文坛旧貌,领略民国学人的学识、风度、胸襟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