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舞蹈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自1994年首次出版至今,已成为全国各大舞蹈院校编导与理论专业课程的专用教材。作者在原版基础上,根据当代舞蹈作品及其自身编创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添了诸多研究支撑,对编导理论素养的培养也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是舞蹈编导、教师及爱好者必备的理论用书。
作者简介
作者胡尔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曾先后在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舞蹈家协会任舞蹈演员,创作人员,编辑组长。1983年调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参与创办《舞蹈艺术》并任编辑部主任、《舞蹈纪程》责任编委。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舞鹤游静——胡尔岩的舞蹈创作心理学
舞鹤三游(代序)
第一章 舞蹈思维
第一节 舞蹈思维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舞蹈思维的材料
第三节 舞蹈思维的过程
第四节 舞蹈思维的结果——作品的舞台呈现特点
第五节 舞蹈编导的心理素质
第六节 编导素质测验结果选介
第二章 舞蹈题材
第一节 撞击
第二节 选择
第三节 转化
第三章 舞蹈结构
第一节 结构的属性
第二节 结构的功能
第三节 结构的本质:对现实时空的重建
第四节 结构的时空特点
第五节 舞剧结构样式的多种试验
第四章 舞蹈语言
第一节 舞蹈语言的发生基础
第二节 舞蹈语言的心理基础
第三节 舞蹈语言的层级性
第四节 舞蹈语言的“核”与“形”
第五节 舞蹈语言的美学要求
第五章 舞蹈表演
第一节 肢体:舞蹈思维的物质载体
第二节 “当众自如”的表演特点
第三节 表演中的感觉
第四节 有意表演与即兴发挥
第五节 演员的气质
第六节 “恋舞情结”的正、副作用
第六章 舞蹈欣赏
第一节 人类具有舞蹈感知的心理机能
第二节 舞蹈欣赏的双重通道
第三节 舞蹈欣赏的心理过程
第四节 舞蹈欣赏的层次差异
第五节 评论是对作品的选择与发现
第六节 舞蹈审美心理的双重结构及其他
附录一
《中国革命之歌》的成就与不足
附录二
评陈爱莲在舞剧《牡丹亭》中的“编”与“演”
附录三
贵在清空 美在流畅——评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
附录四
《长城》:一个新的高度
舞蹈创作心理学是2016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作者胡尔岩。
得书感谢您对《舞蹈创作心理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