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语境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

文本语境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基于马克思政治哲学原理,探赜文本语境中的思想史细节。

内容简介

马克思政治哲学文本对百余年来的世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解读马克思政治哲学文本并生发其时代意义,要深思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生成语境与当代社会发展语境的异同,在语境转换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时代精神,这是当今把握马克思哲学文本的重要思想前提。

作者揭示了马克思对苏格兰启蒙国民经济学文献的研读及批判、对法国大革命史的摘录和评注及其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学术思想关系,解读了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文本,在比较语境中阐释了马克思正义论的要义,从而展现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形成过程。

作者简介

作者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敦国王学院、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访问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011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之一。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出版专著《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以人学为视角的当代解读》《通往智慧之路:以问题开启哲学的沉思》《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内在逻辑研究》,译著《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恩格斯传》,并在《哲学研究》《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第一章 启蒙运动与马克思政治哲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与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两位“亚当”

一、“看不见的手”:启蒙国民经济学的秘密

二、在回归古典中重构现代:市民社会的道德语境

三、马克思与启蒙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第二节 马克思的欧洲史研究及其对现代政治共同体的超越

一、《克罗伊茨纳赫笔记》的文本结构与主导线索

二、法国大革命的世界历史性与平等的现实规定

三、世界历史的规律性与马克思对现代共同体的构想

第三节 青年黑格尔派启蒙哲学思想肖像

一、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的圆圈

二、赫斯:行动的哲学与货币的本质

三、卢格:普鲁士国家制度批判

第二章 从《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第一节 重塑古希腊“自由”观念

一、马克思所受的古典学教育与《笔记》

二、两种自然哲学的差别与马克思对古希腊“自由”观念的重新发现

三、普罗米修斯形象的隐喻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初始语境

第二节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政论群的哲学主题

一、阐扬启蒙理念与公共精神

二、法哲学的最初阐述与《莱茵报》的思想立场

三、重塑时代的观念与开启哲学的世界化视域

第三节 缘何“回到黑格尔”?

一、黑格尔法哲学: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入口

二、从构建法的形而上学体系到法哲学批判

三、马克思青年时代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残篇

第四节 黑格尔的幽灵与马克思的在场

一、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神秘主义文风的批评

二、“颠倒”国家与市民社会的逻辑意味着什么?

三、马克思的在场标志与黑格尔的思想遗产

第三章 青年马克思在巴黎的政治哲学沉思

第一节 新启蒙话语与有原则高度的实践

一、尘世的批判、法的批判与政治的批判

二、人的问题、人的高度的革命与人的解放

三、解放者、新的特殊等级与高卢雄鸡的高鸣

第二节 犹太人问题与拜物教的秘密

一、犹太人问题:是一个宗教问题,还是一个世俗问题?

二、《犹太人问题》批判: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还是一个特殊的问题?

三、《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批判:是宗教,还是拜物教?

第三节 以社会理智确立新世界的新原理

一、卢格的政治哲学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

二、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马克思致卢格的三封书信

三、批判“一个普鲁士人”的政治灵魂

第四节 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经济学语境

一、《巴黎手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点

二、《巴黎手稿》的政治哲学主题

三、经济学-哲学:马克思政治思想的学术语境

第五节 社会生产的内在逻辑与交往异化批判

一、社会生产与国家资源分配的政治哲学审视

二、透过货币的面纱:谋生劳动与交往异化的政治哲学批判

三、供给与需求的内部关系与主奴辩证法

第四章 对“神圣家族”及其意识形态的批判

第一节 法国启蒙运动与青年黑格尔派批判

一、《神圣家族》的文本结构与马克思的批判对象

二、青年马克思对法国启蒙思想的批判

三、塑造群众的历史:《神圣家族》的政治哲学主题

第二节 蒲鲁东主义批判与再论犹太人问题

一、扬弃平等的“公理”:对批判的批判及其批判对象所做的批判

二、再论犹太人问题:哲学、法学和政治学的批判的秘密

三、重申犹太人问题的解决路径:实现普遍的人类解放

第三节 “巴黎的秘密”与塞利加神话的解构

一、解蔽“巴黎的秘密”与贩卖秘密的商人塞利加的秘密

二、《巴黎的秘密》的人物群像与“批判的批判”塑造的神圣人格

三、马克思对塞利加神话的理论发源地的实践批判

第四节 迈向理想的共同体:批判中的重建

一、公共利益、共同存在与共同体的历史形式

二、在共同体历史形式中人的实践生成

三、共同体的现实性与有原则高度的团结

第五章 马克思正义论的多维审视

第一节 苏格兰情感正义论与马克思的正义观念

一、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情感正义论

二、马克思的正义论:规范与规律的双重视角

三、生产正义与正义的条件

第二节 正当与正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超越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劳动价值论

二、理解马克思的正义论:从概念到问题

三、正义与作为自由生产者联合体的社会

第三节 马克思正义论研究的两种进路及其中国语境

一、基于历史必然性的道德论证何以必要?

二、中国传统正义观的现代转型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中国风格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正义诉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本语境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是202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臧峰宇。

得书感谢您对《文本语境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黑格尔法哲学研究.黑格尔与马克思思想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篇共十四章,内容包括:黑格尔《法(权利)哲学》——对传统解读水平的反省、对新解读可能性的探索;黑格尔法哲学关于人的规定的双重路径;自然与契约的彼岸——黑格尔《抽象法》中的人格财产权;转让为什么是所有权的最终规定——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对占有和所有的区分;论不法对伦理的作用:主体与伦理实体的和解等。
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 电子书
政治哲学能不能成为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路径?理论和实践已经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例如,近一个世纪以来西方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政治立场”或“政治趣味”的范围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挑战,无疑需要我们从政治哲学的视域重新解读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有理由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分析以及共产主义的理论关怀看做正义论。从根本上看,什么是正确的生活?何为人类完美?何为最好的政治秩序?诸如此类的问题内在地包含于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学者卷·第2版·下卷 电子书
本书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性、广泛性和学术性,按照当代西方、当代东欧和苏联、当代俄罗斯和当代中国四个角度,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其规律研究(精装) 电子书
本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
公共性与马克思哲学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七章,包括公共性:马克思哲学之本真精神;马克思哲学的公共性文化价值追求及其实质:杜群共同体的生存境界;马克思哲学之公共性逻辑:理论澄明与历史性生成;马克思哲学视野内人的存在与本质的公共性蕴涵及其实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