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民间述史作品:文学化历史写作,平民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容简介
民间述史作品被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应是它来自于民间,是通俗的大众化的私人叙事。它不同于来自官方的大历史、大叙事,它是来自小人物笔下的小历史、小叙事,是“文学化历史写作”。民间述史作品的内容来自个人的见闻、经历与感受,但又能与国家、民族的历史相整合,是在历史行进中默默无闻的个人或群体鲜活细微的生活记录,其作者是未经过历史学或文学专业训练的普通公民,但正是这些纯粹的草根作者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好看与精彩。民间述史具有鲜明的平民特性,是属于老百姓自己的私人记忆和文学作品,是老百姓对个人与国家、民族历史的审美性回忆与反思,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述史以文学的形式展现平民在大历史背景下的个人生活,具有浓厚的草根生活属性,是官方的宏大历史所不可替代的。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民间述史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民间述史
第二节 民间述史的演变历程
第三节 民间述史研究综述
第二章 民间述史的特性
第一节 品位多级的文体样式
第二节 历史追忆的微观视角
第三节 独具魅力的地域底蕴
第四节 行动诗学的民间立场
第五节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共享
第三章 民间述史的多元价值取向
第一节 文学价值
第二节 史学价值
第三节 民俗学价值
第四章 民间述史热因探析
第一节 尴尬的纯文学处境
第二节 包容的主流意识形态
第三节 觉醒的公民意识
第四节 助攻的新媒体平台
第五章 民间述史个案解读
第一节 姜淑梅:传奇奶奶的原生态叙事
第二节 饶平如:九旬老人的怀念之作
第三节 张泽石:一位老兵的战俘人生
第四节 梁鸿:一位学者的乡土关怀
第五节 沈博爱:一代农人的乡村记忆
第六节 张郎郎:诗性与真实性的回归
第七节 关庚:老北京的流年留影
第八节 秦秀英:记录变迁的农民笔记
第九节 许燕吉:名门之后的底层叙事
第十节 刘梅香:祖孙两代的心灵对话
第十一节 赖施娟:知识分子的成长记录
第十二节 侯永禄:农村历史的本色书写
第十三节 丁午:艰难岁月的童话表达
第十四节 马宏杰:底层关怀与民俗传承
后记
文学视域下的民间述史研究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任雅玲。
得书感谢您对《文学视域下的民间述史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