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里到都城:历史与空间变迁视野中的十六国北朝文学

从乡里到都城:历史与空间变迁视野中的十六国北朝文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不一样的南北朝文学。

内容简介

我们过去对于南北朝文学的理解,一般认为北朝文学是“衰落”的,它是通过对南朝文学的“模仿”,并且通过军事力量吸纳了南来士人,才逐渐转向兴盛的。南方文学发展的成果对于北方文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一向被视为北方地区文学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事实上,北方地区的历史发展遵循了它自身的道路。在历史变迁之中所形成的北朝文学发展局面,与南朝截然有别。“乡里社会”这一特殊的地理/文化空间为北方文学所带来的特质,仍然是所有造成北方文学发展形态的因素中最值得重视的,也是最需要重新审视的。

作者简介

作者蔡丹君,女,湖南株洲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曾先后在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京大学文学部访学。目前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文献研究,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章 “还居乡里”:西晋末年文人、文学的存续

第一节 西晋末年北方坞壁中的文人与文学

第二节 凉州地区的乡里著姓及遗民文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十六国时期的胡族政权与乡里士人

第一节 十六国胡主与乡里士人之间的文学互动

第二节 “乡论”社会与文学复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魏的乡里制度变革与文学发展

第一节 平城政权、崔浩案与北方文学低谷时期的形成

第二节 北魏乡里私学制度的发展与文学力量之衍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魏末乡里士人群体在洛阳的文学活动

第一节 洛阳社会与文人群体的形成

第二节 乡里士人对洛阳文学发展模式的接受

第三节 乡里社会生活对文学的影响:以俗赋、家训和碑铭为中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朝末期都城文学的发展及其对南朝文学的超越

第一节 北朝都城的文学新风与文学特质

第二节 官方图书抄撰:北朝末期都城文学发展的新机制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从乡里到都城:历史与空间变迁视野中的十六国北朝文学是2019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蔡丹君。

得书感谢您对《从乡里到都城:历史与空间变迁视野中的十六国北朝文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多维视野下的中日文学研究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日本佛教大学有合作交流协议,并于2017年确定了一个共同研讨主题,即“全球化时代的人文学科诸相研究——当代中日、东西交流的启发”,各自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就佛教与中日文化的关系、中日古代“日记”比较研究、中国古代礼乐制度、近现代中日文化交流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学者发表了高水平论文。本书即是此次研讨会的论文集。
都市行走中的空间重绘 电子书
本书选取了国内学术界较少涉及的美国亚裔作家的都市叙事为文本例证,将这些文本作为组织线索,借鉴空间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美国亚裔的社会历史发展脉络,以都市漫游者为切入点,在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文化政治性争论的视野之下,对亚裔都市叙事所蕴含的空间政治进行研究,阐释亚裔都市叙事中的“空间正义”主题如何通过亚裔作家批判性的空间想象力及叙事策略得以呈现,并对其中所蕴含的空间政治和诗学给予批判性关注。
从异乡到异乡 电子书
“从异乡到异乡”取自萧红的一段话,说明生命的状态就是颠肺流离地从异乡到异乡。《从异乡到异乡》这本散文,取材广泛,事业开阔,从东北写到江南,从宋代大儒写到采油女工,人物与灵魂无不在颠肺流离之中展现。除此之外,悲悯情怀也是高安侠作品中一以贯之的特点。总之,高安侠的作品,基友大气磅礴之势,又有小女人的旖旎之态,好看,可读。
瀛寰回眸:在历史与现实中 电子书
本书旨在让读者的思绪跟着作者在历史与现实中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