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思勉青年学术集刊(第2辑)

问学:思勉青年学术集刊(第2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集刊论述范围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与文学为主,旁及中国古代思想史。

内容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团体编辑的《问学》第二辑,共有8篇,其中,专题论文6篇,学术访谈1篇,史料整理1篇。全书约19万字。

第二辑从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共收到来稿27篇,其中,历史类15篇,文学类5篇,哲学类7篇。来稿作者,包括国内各著名大学硕士生、博士生、年轻教师,也包括海外高校一些年轻教师和博士生。每篇稿件,先由本辑执行编辑李文杰、刘彦文初步审核,认定符合基本学术标准、征稿范围(文史哲类)、基本学术规范(未发表、注释规范清晰等),然后作技术处理,送两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外审。如果两位外审意见为否,或者有一位强烈否定,则作退稿处理;若两位外审意见有肯定及修改意见,则返还作者按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再送审。

经过初审、外审的论文,最后挑出6篇,组成本辑。从稿件内容来看,本辑论述范围主要集中于中国近现代史或近现代文学史,只有1篇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何繁:《“不臣天子”:汉晋之际礼制与经典诠释中的王权观念》)。论题范围包括近年学界关注度较高的中朝宗藩关系、近代中西法律史、环境史、文学(诗)史,另收录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杨国强早年习作一篇《曾国藩与传统文化》,因《问学》鼓励刊登年轻学人代表作,故选用杨教授此文,以作示范。

本辑学术访谈《吉泽诚一郎教授访谈录》,与第一辑学术访谈《岸本美绪教授访谈录》相承接,内容是对日本东京大学中国史学科代表人物吉泽诚一郎教授求学经过、当前治学及日本的中国研究的相关采访,涉及日本中国学学术史、当前眼光聚焦等学界关注的问题。

本辑另增加史料整理一篇,内容是晚清时期蔡钧于1884年前后所著《出洋琐记》一书的整理。因该日记为使馆下层官员记录,写作时不像一般的出使日记那样顾忌较多,在晚清日记中很有特点,具备较高的史料价值,故选择在此刊登,作为近代史研究的参考。

从所用稿件的风格来看,以扎实的实证研究为主,例如王元崇《属国名分辩——1876年中日交涉朝鲜地位问题再研究》一文,运用了丰富的中日韩各方史料,对近代中日关系中的涉朝问题进行了深入辨析,取材丰赡、精当,说理充分。

又如李欣《晚清在华西人视野中的中国监狱与狱政——以嘉约翰等人在广州城的观察为中心》一文,较多使用19世纪外国人在华主办的英文报刊,探寻西人眼中的中国狱政问题。

部分稿件也紧扣学界新视角与方法,例如穆盛博的《战争、洪灾与饥荒:1938年至1947年河南省的生态环境》一文,能将抗战期间及之后一段时间的河南灾荒放在战争史、环境史及世界历史的背景下考察。

从所用稿件的作者来看,包括海外著名高校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特拉华尔大学的青年教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门大学历史系研究生,也包括国内著名大学研究生,在优秀的年轻学者中,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曾国藩和传统文化

一 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代表

二 传统文化铸就的多重人格

三 在经世之学的延伸中为西学东渐拓开门洞者

清中叶牛痘法的引进过程与广东行商的作用

序言

一 皮尔逊和牛痘法的引进

二 种痘师邱熺和《引痘略》

三 广东行商对牛痘法传播的贡献

结论

属国名分辩——1876年中日交涉朝鲜地位问题再研究

一 属国名分辩之前奏:1873年副岛种臣使团与总署的交涉

二 属国名分辩之高潮:1876年初森有礼赴清大辩论

三 名分之下,各行其是:清代宗藩体系之中的中朝关系

四 暗度陈仓:《江华岛条约》与日本对朝鲜“主权”的衍造

结语:属国名分的近代困境

试论17世纪后期清朝的对俄政策——以《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始末为中心

导语

一 对俄政策的目标与出发点:稳定边疆

二 清朝对俄国的权宜政策:抚绥俄国

三 对俄政策运作程序及其重要机构——理藩院

结语

“不臣天子”:汉晋之际礼制与经典诠释中的王权观念

前言

一 礼制与经典中的“不臣天子”

二 “不臣天子”与王权之间

三 从“不臣天子”到“无不臣妾”

四 调和:“不臣天子”与“无不臣妾”

结论

旧诗视野中的王国维之死

一 挽诗名录

二 世岂能诬:王国维形象叙述与自杀意义之阐释

三 文本价值的再发现

结语

吉泽诚一郎教授访谈录

问学:思勉青年学术集刊(第2辑)是2020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编。

得书感谢您对《问学:思勉青年学术集刊(第2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考古学集刊(第21集)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考古杂志社编辑,本册是第21集。
“俄罗斯学”在中国(第2辑) 电子书
本书关注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其各个研究室和其出版的学术期刊,以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武汉大学俄罗斯乌克兰研究中心、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俄语系、新华社国际部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语部等机构,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机构和期刊在俄罗斯研究领域创立开拓的历史渊源、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长期关注的重点难点、不同时期的领军人物,以及各个阶段的主要成果。此外,还介绍了《汉俄大词典》《新时代俄汉详解
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第1辑)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办的“第一届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的成果结集。“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倡导“大民国史”研究,内容涉及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社会等。论坛既鼓励青年学者研究思考关乎中国近代历史走向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注重选取那些意在开拓新的领域、对前人未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进行研究的论文,同时倡导青年学者引入新视角和新方法,为民国史学科注入新的思维与
口述史研究(第2辑) 电子书
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2辑。
燕赵文化研究(第2辑) 电子书
本书分为燕赵文史、理论思想、硕博论坛、学术视野等栏目,收录了《新见燕王讙兵器考证两则》《戈涛的诗文创作》《美育与跨专业创客培养》《芥川文学中的“人面兽”形象探析》《雷雨琴与清末版权保护案》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