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案件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

劳动争议案件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精准概括劳动争议案件主旨和争议焦点。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面向初、中级法官及律师等,精选3~5年来各审判领域多发典型案件、业界关注度较高或者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案件及行业新型案件,精准总结裁判规则,凝炼案情,深入浅出地对案件裁判方法和审理思路进行解读,明确司法实践中审理该领域案件的主流规则,为同类案件的办理提供参考。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辑委员会

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简称

第一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01 超市经营中承包关系与劳动关系的甄别

02 个人挂靠经营,与其聘用人员之间系雇佣关系

03 被派至境外的劳动者劳动关系认定问题

04 代驾司机与代驾公司之间是否属于劳动关系的认定

05 股东兼CEO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甄别

06 监事的劳动关系认定

07 名实不符合同下劳动关系的认定

08 替身演员与影视公司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认定

09 外国人未取得就业许可证可获得相应报酬

10 执业律师与其律所之外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认定

11 第三人公司代为招聘并允诺待遇的法律效力

12 合同到期后未续签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支付二倍的工资的起算点

13 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基数计算

14 因劳动者原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原则上用人单位应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

15 用人单位高级管理人员行为效力的认定

16 劳动者应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为固定限期劳动合同的不支持变更

17 未续订劳动合同原因的举证责任分配

18 对用人单位以试用期考核不合格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审查

19 女职工在三期内严重违反公司制度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20 劳动合同确认无效后的处理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01 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的认定

02 已休年休假的举证责任不得类推适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

03 女职工生育津贴与正常工资差额的计算标准

04 未缴纳社会保险的补偿款不属于工资

05 加班事实的举证责任分配

06 加班与值班的甄别

07 变相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不被允许

08 基于办理落户手续可以约定服务期但不能约定违约金

09 用人单位不得以违反保密协议约定违约金

10 劳动者先行违反竞业限制协议而用人单位未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的,竞业限制协议应当继续履行

11 违反和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认定

12 未约定经济补偿的竞业限制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13 用人单位对竞业限制协议享有单方解除权

14 工资标准是否变更的认定

15 劳动合同是否变更的认定

16 续签劳动合同不能降低劳动条件

17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工作地点应在合理限度内

18 用人单位合并,劳动合同由承继其义务的单位继续履行

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01 离职证明的法律性质及其约束力

02 劳动关系中的后合同义务

03 劳动者承担未出具离职证明造成损失的举证责任

04 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支付“猎头费”的处理方法

05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理解与认定

06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认定因素

07 用人单位承担怠工事实的举证责任

08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的适用准则

09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的认定

10 用人单位未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不宜认定为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11 劳动合同履行中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认定

12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后的事实劳动关系期间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对劳动合同的终止权

13 用人单位对依据内部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第四章 特别规定

01 劳务派遣关系形式下的劳动关系认定

02 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实际履行超时的,应认定双方之间为全日制用工关系

03 用人单位不能以女职工入职前隐瞒怀孕事实为由解除劳动关系

第五章 社会保险

01 医疗期届满的认定

02 工伤一次性赔偿协议显失公平的,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03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护理费的支付标准

04 公司未经依法清算注销后股东工伤保险责任的承担

05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未趸交工伤保险的责任

06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终止劳动合同,是否享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07 商业保险不能抵扣工伤赔偿

08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的责任认定

09 在家加班期间突发疾病死亡应当视同工伤

第六章 裁诉程序

01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从劳动关系终止起算

02 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中的裁审衔接问题

劳动争议案件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是2020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作者吴在存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劳动争议案件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