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力求探索以“非传统思维”“非主流途径”“非常规方式”将宽广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分层次、按对象、有目标地传播到海外的有效方法。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发现,国家形象仍然是中国对外传播有效性的软肋,中国自身定位的和平形象与海外对中国普遍认知的“威胁”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对中华义化全球推广的激进手段、自称“厉害”的活语方式,国内外舆论存在深刻的分歧和明显的争议。在国际交往中,民间力量大有可为,公众外交潜力深厚。文化传播要因利导,“借船”“借机”将可爱、可信的中国形象传扬出去。

作者简介

  郭镇之,籍贯江西吉安,出生于江苏镇江,成长于云南昆明。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新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广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教研工作,2004年加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授(2016年退休)。主要研究方向是巾外广播电视史、传播理论、同际与文化间传播。主要著作有《中国电视史》《北美传播研究》《传播论稿》。主编教材《中外广播电视史》《当代广播电视学》。主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传媒的历史与分析:大众媒介在加拿大》《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文化研究基础理论》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章节目录

导论 走向世界的中国与中华文化
绪论 创新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从“现实政治”到“观念政治”
——论国家战略传播的道义感召力
国际传播要巧用力

形势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面临的挑战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目标与形势
“中华文化”研究概貌
“国家形象”概念述评
中国对外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回顾 中国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历史
中华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孔子学院的功能定位与安全发展
中国文化中心的发展镜鉴

学理 对外宣传与全球传播的理论基础
文化与政治、宣传与传播:学术基础与理论思路
对外宣传的现代化:西方的观点与美国的历程
文化全球化:经验研究与理论发展
理论溯源:文化地理学与文化间传播

地缘 以亚洲为例的文化地理观察
文化地理:从文化区域出发
日本近代的对外文化交流
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
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与华语电视
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的传播

传者 新时代环境下的多元传播力量
出海实践:对外传播者的成就与挑战
借船出海、乘机出海
西方传播学语境下的族裔媒体研究
“旅侨”概念及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内容 话语叙事视角下的传播文本
对传播内容的文本研究和话语分析
韩国纪录片《超级中国》中的中国形象
《中华的故事》所讲的中国故事:BBC纪录片的叙事话语
短视频表达:中国概念对外传播的多模态话语创新

受众 复杂多样的跨国传播接受者
对国际受众及其效果的研究与调查
跨国传播视域下受众研究的嬗变
本土文化因素对非洲记者关于中国形象认知的影响
关于BBC中国主题纪录片的两次国外小型受众调查

对策 新媒介条件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战略与策略
新渠道、新话语:新媒介环境中的战略与策略
……
结论 创新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上古神话(全四册) 电子书
一本书读懂中国神话!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
古代希腊文明 电子书
  《古代希腊文明》一书,概述了古代希腊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到托勒密王国灭亡止的历史,内容包括爱琴文明、黑暗时代、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代、古代希腊文化等,展现了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明。
古代埃及文明 电子书
全面介绍古代埃及文明,记录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
劳动教育论要.当代中国教育学小丛书 电子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于2020年3月印发,近年来被淡化、弱化的劳动教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本书结合这一政策的出台,从学理和实践层面,对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经典论述和基本概念基本内涵做了深刻分析,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理解和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本书是作者对劳动教育跨越20多年之久的持续且逐步深入的思考文集,对新时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推进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