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环境风险的媒介建构与受众风险感知》探究媒介风险建构策略及提高传媒风险建构能力的紧迫性。
内容简介
王庆*的《环境风险的媒介建构与受众风险感知》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将我国传媒环境风险传播放置于宏观的社会文化脉络中,对主流媒体和社会化媒体两个舆论场的雾霾风险报道及相关信息进行内容、话语和情感框架的分析,探究媒介风险建构策略背后的深层社会脉络和权力动因,由此提出传媒建构风险的重要性及提高我国传媒风险建构能力的紧迫性,尝试对我国传媒环境风险传播的理念与实践提出适切的建议。
作者简介
王庆:钢琴硕士,音乐学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教育系。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王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专业钢琴教师;曲式分析专业博士;钢琴硕士。常年从事儿童钢琴基础教学研究工作。$$$$$王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第一节 环境风险
一、环境风险的认识论之辩
二、环境风险的内涵、特征和类别
三、雾霾:一种常态型环境风险
第二节 媒介建构环境风险的社会脉络
一、媒介与社会关系
二、新闻生产、消息来源与权力
三、我国媒介与社会关系现状
第三节 两种环境风险议题的媒介建构
一、大众媒介与冲突型环境风险议题建构
二、大众媒介与常态型环境风险议题建构
第四节 主流媒体建构环境风险的策略——归因框架
一、归因理论
二、归因是风险论述的核心内容
三、媒介风险归因框架
第五节 社会化媒体建构环境风险的策略——情绪框架
一、情绪与社会现实的互构关系
二、情绪框架——情绪作为框架的功能
三、微博与风险情绪传播研究
第六节 风险感知
一、概念
二、研究取向和方法
三、风险特征与感知结构
四、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
第七节 大众媒介与风险感知
一、理论基础
二、实证研究与相关变量
第八节 情绪与风险感知
一、理论溯源
二、情绪与感知的相关研究
三、归因与情绪
第三章主流媒体雾霾风险建构的框架分析
第一节 现实背景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和时间
二、研究方法
三、类目建构
四、编码与信度
第三节 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风险视角
二、风险议题框架
三、风险定义者
四、风险归因
五、风险归责
第四节 结论和讨论
一、我国主流媒体雾霾风险建构的共同特征
二、我国主流媒体雾霾风险建构的差异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社会化媒体雾霾建构的情绪框架分析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和时间
二、抽样设计
三、类目建构
四、编码与信度
第三节 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主体身份构成
二、主题分布
三、表达形式
四、情绪类型
五、评论对象
六、不同主题的风险情绪
七、情绪指向
第四节 结论和讨论
一、对雾霾风险话语的“去官方化”解构
二、对雾霾风险元议题的“情绪化”解构
三、情绪框架:风险情绪从个体走向群体的动力机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大众媒介雾霾风险建构的效果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调查地点的选取
二、分析单位和抽样方式
第二节 研究模型与假设
一、主要变量选取和问卷设计
二、模型和假设的提出
第三节 数据分析
一、项目分析和信度检验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四、回归分析
五、中介分析
第四节 讨论与结论
一、媒介直接影响公众雾霾风险感知,但影响力有限
二、媒介对雾霾风险感知的“议程设置”和“框架”效应
三、媒介经由情绪间接影响公众雾霾风险感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和延展空间
第六章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环境风险的媒介建构与受众风险感知是2017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庆。
得书感谢您对《环境风险的媒介建构与受众风险感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