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理学(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

民族心理学(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国内已有民族心理研究成果做了系统总结,同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对民族心理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中国梦”是56个民族的共同愿景。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重要理念深入人心。民族心理学研究不同民族人们的社会行为、内在心理特点和规律,涉及特定民族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

民族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心理学与人类学、民族学交叉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在民族心理学内部,既有人类学的质性研究取向,又有心理学的量化研究取向,既有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又有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两种研究取向长期相向而行,却较少沟通。本书是整合两种研究取向的尝试。本书包括七编:民族心理学引论、民族意识论、民族认知论、民族语言论、民族动机论、民族人格论、民族交往与民族心理健康论。

本书体系新颖、内容全面、资料丰富、文笔流畅、可读性强;既重视民族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和重要理论的阐述,又重视具体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介绍,也重视具体研究成果的说明。本书对国内已有民族心理研究成果做了系统总结,同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对民族心理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积家(1955—),字隽生,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民委语言文化心理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心理与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报》编委、《心理科学》编委、《心理学探新》编委。主要研究专长为心理语言学和民族心理学。出版专著和教材13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8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心理学报》、《教育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论文110篇。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项4项,三等奖4项。在心理学界、语言学界、民族学界和教育学界具有重要学术影响。

章节目录

第一编 民族心理学引论

1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1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1.1 民族的一般概念

1.1.2 民族的基本属性

1.1.3 民族心理的内涵与外延

1.1.4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

1.2 民族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2.1 民族心理学的对象特点

1.2.2 民族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1.2.3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3.1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1.3.2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价值

2 民族心理学史略

2.1 民族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2.1.1 民族心理学的哲学来源

2.1.2 民族心理学的心理学来源

2.1.3 民族心理学的人类学来源

2.1.4 民族心理学的语言学来源

2.2 国外民族心理学思想简介

2.2.1 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2.2 弗洛伊德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2.3 勒庞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2.4 维果茨基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2.5 马林诺夫斯基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2.6 洪堡特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2.7 心理人类学者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3 民族心理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

2.3.1 梁启超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3.2 费孝通的民族心理学思想

2.3.3 我国民族心理学的发展脉胳

2.3.4 中国民族心理学的最新发展

2.3.5 民族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3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1 民族心理研究的方法论

3.1.1 民族心理研究的属性

3.1.2 民族心理学的方法论

3.1.3 民族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发展

3.2 民族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

3.2.1 跨文化研究的起源

3.2.2 民族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方法论

3.2.3 传统跨文化民族心理研究的转向——文化进化论

3.3 民族心理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3.3.1 田野调查法

3.3.2 文献研究法

3.3.3 语言学分析法

3.3.4 扎根理论

3.3.5 中国古代的定性研究法

3.4 民族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

3.4.1 测验法

3.4.2 实验法

3.4.3 内容分析法

第二编 民族意识论

4 民族意识

4.1 民族意识的概念

4.1.1 民族意识的历史探源

4.1.2 民族意识内涵的发展与争论

4.1.3 民族意识与民族心理

4.2 民族意识的结构

4.2.1 民族意识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4.2.2 民族意识的分层和分类

4.2.3 民族意识的心理结构

4.2.4 民族意识的功能

4.3 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国家意识的关系

4.3.1 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的关系

4.3.2 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的关系

4.4 社会现代化与民族意识的变迁

4.4.1 民族意识的社会特性

4.4.2 民族意识产生演变的一般规律

4.4.3 社会现代化对民族意识的影响

5 民族认同与民族自尊

5.1 民族认同

5.1.1 民族认同的概念

5.1.2 民族认同的结构

5.1.3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5.1.4 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

5.1.5 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

5.1.6 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

5.2 民族认同的理论基础

5.2.1 社会认同理论

5.2.2 认同发展理论

5.3 民族认同形成的阶段

5.3.1 Phinney的三阶段民族认同发展模型

5.3.2 Cross的黑人民族认同发展模型

5.3.3 Helms的民族认同发展模型

5.4 民族认同的研究方法

5.4.1 问卷法

5.4.2 实验法

5.4.3 投射法

5.4.4 田野调查法

5.5 民族自尊

5.5.1 自尊

5.5.2 民族自尊

5.6 民族认同研究的发展

5.6.1 现存问题

5.6.2 研究展望

6 民族文化与民族意识

6.1 文化的概念与类型

6.1.1 什么是文化

6.1.2 文化类型

6.1.3 文化模式

6.1.4 文化与民族意识的关系

6.2 文化冲突与民族意识

6.2.1 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更多的文化冲突

6.2.2 文化冲突是人类文化史上的普遍现象

6.2.3 文化冲突与民族意识的关系

6.3 文化融合与民族意识

6.3.1 文化融合论

6.3.2 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辩证关系

6.3.3 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

6.3.4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文化大融合

6.3.5 民族意识与文化融合的关系

……

民族心理学(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是2019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积家。

得书感谢您对《民族心理学(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色彩性格心理学 电子书
立竿见影的性格分析方法,最具实践性的心理分析技术。
摄影与心理学 电子书
揭开视觉语言与心理学的面纱。
分手心理学 电子书
争吵分手出轨关系破裂,作者从心理学和脑科学角度解析,防家暴反PUA走出伤痛,构建健康亲密关系。
股市投资交易心理学 电子书
股市交易的恶性循环: 股价下跌→迅速改变交易决策,产生“卖压”→新的“卖压”促使股市进一步下跌 股票亏损→不愿面对实际损失,长期持有→采用更激进的投资策略→造成更大的亏损 主要的恶因是非理性交易心理! 《股市投资交易心理学》构建了聪明的投资者的画像,帮助投资者建立理性的交易心智和稳定的交易情绪。 (1)塑造交易赢家的心理模式 客观认识自己 设定交易目标,设定心理期望值 排除非理性的交易认知 控制交易情绪,消除偏见 (2)纠正认知偏差,管理交易情绪 避免过度自信、频繁的交易 摆脱后悔情绪与过往的投资经历 化解消极的投资情绪 (3)理性交易心理与交易技术策略有机结合 确立交易信念,找到更好的投资组合 建立稳固的资金管理,有效应对投资风险 升级交易系统,实施精准的交易 系统解读成功投资心法,帮助投资者纠正心理偏差,建立聪明投资者的心智模型,应用管理交易情绪的有效方案,在股市中获得长期受益。(附带股市交易实用手账) 事例 分析 指导 总结,准确抓住投资者的心理行为 帮投资者找出隐蔽错误,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张云峰|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总经理 伏淘|金榜基金总裁,原天弘创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弘基金)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吴军|深圳久久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联袂推荐
儿童恐惧心理学 电子书
适读人群 :从出生至12岁儿童的父母,学前或小学老师,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爱好者 1.作者背景专业 内容值得信赖 埃维·克罗蒂是一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经常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笔迹与心理学关系的文章;阿尔贝托·马格尼是一名外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埃维和阿尔贝托合著有《笔迹学》《笔迹与健康》《涂鸦的解读》。 2.及时发现并帮助儿童克服恐惧情绪 恐惧情绪并非总是完全直接而清晰地表现出来,也并不总是通过儿童的嘴巴说出来,特别是在过于专制和压抑的环境中。因此,作者建议父母和老师要特别留意儿童传递出来的非言语信息,即不是通过言语表达出来的信息,如行为举止、发脾气、失眠、遗尿(尿床)、长时间哭泣或啼哭、吃手、乱涂乱画等。 3.从涂鸦中解读孩子的恐惧情绪 当儿童在涂鸦和绘画时,他们会传递出很多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涂鸦和绘画内容本身,还包括儿童操作的方式。因此,我们能观察到他们是如何握笔的、从哪里开始画、在纸上留下什么样的线条和用多大的力度、画面在纸张上所占的空间大小、涂鸦和绘画的形状…… 4.常见的34种儿童恐惧情绪及实用建议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使用,作者将这些恐惧情绪整理成34个单独的标签,如害怕动物、害怕黑暗、害怕昆虫、害怕怪物和幽灵、害怕上学等。 在每种恐惧情绪标签中,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原因、发生年龄、心理类型、行为表现、演变、实用建议、这种恐惧情绪在涂鸦和绘画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