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望族编刊活动研究:以湖州闵、凌、茅、臧四大望族为中心

晚明望族编刊活动研究:以湖州闵、凌、茅、臧四大望族为中心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晚明望族编刊活动的研究,揭示了晚明士人生存状态及其文化创造力,对中国文化传承与普及有重要意义。

内容简介

晚明湖州闵、凌、茅、臧四大望族有79人参与编刊活动,所刊书籍达300余种,现存馆藏约3000部。其编刊活动既有精品意识,也充斥牟利手段,特别强调视觉效果,商业特征十分明显,反映了从家刻到坊刻的变化过程,是晚明社会经济文化的生动缩影。

本书通过对四大望族编选、评点、序跋、刊刻及销售活动的系统研究,从四大望族经济实力、科举仕宦、文化素养、人脉资源、编刊特征、编刊家个案、著名选本与刊本的传播等方面,来揭示晚明江南望族图书编撰、刊刻和传播的特点、规律及文化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赵红娟,女,1970年10月生。浙江义乌人。教授、文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现为浙江外国语学院西溪学者、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主要从事明清文学与文化、中国古代小说、海外汉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与一般项目各1项、省部级项目5项,出版《明遗民董说研究》等著作5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绪论

第一章 晚明望族编刊活动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茅氏编刊活动的经济基础

第二节 闵、凌编刊活动的经济基础

第三节 臧氏编刊活动的经济基础

第四节 明清鼎革后望族经济衰弱

第二章 晚明望族编刊活动的社会基础

第一节 四大望族的科举仕宦

第二节 四大望族的联姻情况

第三节 四大望族的社会交游

第三章 晚明望族编刊活动的文化基础

第一节 闵氏读书著述之风

第二节 茅氏读书著述之风

第三节 凌氏读书著述之风

第四节 臧氏读书著述之风

第五节 四大望族藏书之风

第四章 晚明望族编刊活动盛况

第一节 现存四大望族所编刊书籍

第二节 四大望族编刊家及所刊书籍

第三节 编刊者阶层、所刊书类别、书工刻工等

第四节 《史记》《汉书》的编选、评点与刊刻

附录 晚明四大望族刻书简谱

第五章 晚明望族编刊活动的商业特征

第一节 四大望族编刊的商业背景

第二节 四大望族刻书的精品意识

第三节 四大望族刻书的谋利手段

第四节 四大望族编刊活动的互助与竞争

第五节 四大望族刻书与一般坊刻的差异

第六章 晚明望族的编刊活动与都市、评点及科举

第一节 四大望族的编刊活动与晚明都市

第二节 四大望族的编刊活动与评点

第三节 四大望族的编刊活动与科举

第七章 闵齐伋的编刊活动、编刊特点及其刊本流布

第一节 闵齐伋家世与生平交游

第二节 闵齐伋编刊活动与特点

第三节 刊刻影响与刊本流布

第八章 凌濛初的编刊活动、编刊特点及《两拍》的编撰传播

第一节 生平事迹考述

第二节 编刊活动与特点

第三节 《两拍》的编撰与传播

第九章 茅氏的编刊活动、编刊特点及《唐宋八大家文抄》的编刊传播

第一节 世系传承与家族特点

第二节 编刊活动与编刊特点

第三节 《唐宋八大家文抄》的编刊与传播

第十章 臧懋循的藏书与编刊活动及其《元曲选》的编刊传播

第一节 家世生平与个性交游

第二节 藏书与著述编刊活动

第三节 《元曲选》的编刊与传播

余论 晚明湖州望族编刊活动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

附录

参考书目

后记

晚明望族编刊活动研究:以湖州闵、凌、茅、臧四大望族为中心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赵红娟。

得书感谢您对《晚明望族编刊活动研究:以湖州闵、凌、茅、臧四大望族为中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地方志与全域旅游:以宁夏为例 电子书
本书通过梳理宁夏地方志中的全域旅游资源,分析了地方志资源与宁夏全域旅游的契合之处,对宁夏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地方志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与全域旅游开发相结合,能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全域旅游事业提供优秀文化支撑,能为书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旅游成果提供资料源泉,要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地方志在全域旅游发展、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开发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闵恩泽传 电子书
闵恩泽,1924年2月8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吴兴。中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评为“在我国技术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2006年获首届“中国催化成就奖”。2008年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2008年被评为“2007感动中国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明清女性文人研究:以明清文坛“冯小青现象”为例 电子书
本书围绕明清之际的冯小青其人其事及产生的“冯小青现象”,讲述了明清时代女性文人创作的社会背景、女性文人的创作发展、男性文人对其创作的认同与赞扬。
史鉴录. 明~清 电子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刘基仁政严法、王琦饿死不受金环、朱元璋发展小农经济、朱元璋肃贪、茹太素“反贪倡廉论”、为官清廉的陈寿、周新让鹅收礼等。
近代厦门历史资料汇刊:申报纪闻 电子书
本书对散见于台湾报章杂志上关于厦门近代历史文字记载的汇编,时间段为:自1872年后至1945年。约30册,收集的历史资料按报刊、杂志和档案进行分类、按年度进行编排,再进行标点整理,部分为日文汉译。分为《台湾地区存留史料集刊》、《大陆地区存留史料集刊》和《海外地区存留史料集刊》三个系列。此举全为厦门地方历史资料的充实,尤其对现存于台湾地区的厦门地方史料的搜集,甚为深入,对于完善厦门地方史料收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