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的欧茨的10部具有代表性的小说,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生态伦理学中非人类中心主义学派的相关理论为框架。生态伦理学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确立,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生态道德哲学,分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学派。人类中心主义学派持一种人类高于一切生物的观点。非人类中心主义学派则打破了传统伦理学的研究界限,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将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类社会扩展到了自然界及自然界中的所有自然存在物。

本书从分析欧茨的生态伦理思想语境入手,研究欧茨小说中的自然关怀情结、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和生态正义观。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摘要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引文缩写

绪论

一、作家的兴衰

二、美、中文学批评视野中的欧茨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

第一章 欧茨的生态伦理思想语境

第一节 个人经历与社会语境

一、绿色人生

二、美国当代环境保护运动

第二节 文学及创作语境

一、欧美文学传统

二、创作伦理观

第二章 欧茨小说中的自然关怀情结

第一节 敬畏动物生命

一、赋予动物生存权:抵制狩猎、选择素食

二、关怀动物:拯救动物、减少其痛苦

第二节 尊重自然

一、生物共同体成员的平等:与动植物和谐相处

二、生态共同体的整体和谐:与自然万物为友

第三章 欧茨小说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第一节 女性与自然的认同

一、女性与自然环境的交融:精神慰藉之媒介

二、女性与动物的亲和:心灵之伙伴

第二节 批判男权思想

一、女性的关怀伦理观:反对食用和折磨动物

二、女性的自我身份:回归自然、重塑自我

三、女性的生态责任:救助动物、实现自我价值

第四章 欧茨小说中的生态正义观

第一节 反思生态不公正现象

一、揭露唯发展主义:工业发展的代价

二、批判生态不公正:环境恶物分配的不均

第二节 弘扬生态正义

一、维护生态正义:与邪恶势力的斗争

二、伸张生态正义:“爱的运河”诉讼案的翻案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一 欧茨生平年表

附录二 欧茨作品一览表

附录三

附录四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是2013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建玫。

得书感谢您对《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我的老班长”小曾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记录了军营民谣的灵魂人物、领军者小曾的成长之路。作家徐勤跟随主人翁小曾从南到北,从西到南,纵横大半个中国,历时十个月,终于完成了艰难的采访,也目睹了战士们对小曾的那份厚爱和小曾对战士们的那份深情,行诸笔端的文字生动鲜活,感情饱满,引人入胜。
在旅行中寻找生存的可能——论彼得·汉德克小说中的空间建构 电子书
汉德克一贯以反对传统、探索求新著称,具有超越一般作家的敏锐眼光,至今已创作了海量作品,被誉为“德语文学神童”。本书聚焦汉德克的旅行文本,基于文本自身所呈现和传达出的大量空间信息和内容,以及始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界的“空间转向”这一范式转型,从“空间”一词切入,对汉德克的文学创作进行考察。首先对文学和空间的互动关系做出阐释。其次以汉德克创作生涯中期的三部旅行小说作为分析对象,将旅行模式视为作品内
传播与本土书写: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小说生态叙事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全景式考察了西方生态思潮传入中国后,中国本土生态书写的状态、成就、困境与发展趋势,以生态叙事、中西诗学比较、“本土化”三个维度为主体构架,从生态叙事主题与修辞策略、生态叙事价值重估、“本土化”选择及途径等方面展开交互性研究,深度揭示了中国当代生态叙事的史学价值、诗学意义以及民族国家特色,并对其未来“本土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电子书
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集,精选短篇小说22篇。本书为英文原著版。
生态文明沟域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卷 电子书
本书较为深入地解读了生态文明沟域理论,从生态文明沟域理论的产生背景、内涵、实践等角度出发,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并结合山东蒙山旅游区、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具体案例,对生态文明沟域建设的实践展开了详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