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有夫子:西方孟子研究与儒家伦理建构

他乡有夫子:西方孟子研究与儒家伦理建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探讨欧美国家近现代《孟子》翻译与研究,揭示诠释意图、策略及正误缘由。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选题。本书旨在考察儒家经典《孟子》自近现代以来(尤其是1861年理雅各英译本之后)在欧、美国家的翻译、介绍、研究情况,并将这一过程置于西人的经典诠释语境中,剖析且“解码”其诠释意图、诠释策略与方法、正读与误读缘由,讨论欧美“西学”与“西方孟子研究”之间的双向互动,以及“西方孟子研究”与“汉语学界孟子研究”之间的理论互鉴与视域融合。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目录

导论 研究缘起

一 从“门修斯”说起

二 “西方”的意义

第一章 夫子徂西初记

一 来华耶稣会士及其对手

二 孟子附属于孔子的多层原因

三 卫方济的《孟子》译本及其与欧洲启蒙运动的合流

附一 启蒙的先声:儒学在德国的接受

附二 文化—文本的交织

第二章 19世纪新教传教士的《孟子》诠释

一 新教传教士之《孟子》译介

二 朝觐东方?

三 花之安:人性、伦理学与国家学说

四 辩异与求同:宗教比较视域

五 小结

附一 从雷慕沙到儒莲、卜铁:欧洲学院派汉学的基调

附二 顾赛芬的法语、拉丁语双语译本

第三章 1900年以来《孟子》主要译本摭谈

一 1900—1989年重要译本之勾勒

二 1990年以来重要译本之勾勒

第四章 1900年以来专业研究的多维展开

一 1900—1989年专业研究诸面相

二 1990年以来的研究视野与方法

第五章 预设与关怀

一 孟子与现代民主、人权

二 孟子人性论的文化性与生物性之争

三 德性伦理与角色伦理之争

第六章 从宗教辩难到哲学论争

一 性善、“良知”与“道德主体”:理雅各对巴特勒、孟子的会通

二 19世纪末新教传教士对孟子“性善”说及理雅各会通做法的非议

三 20世纪末美国汉学中的孟子“人性”论争

四 小结

第七章 早期儒家与德性伦理学:儒学研究中的相对主义话题

一 西方德性伦理学的复兴及其向儒家伦理的延伸

二 安乐哲、罗思文等学者对此一路向的非议与商榷

三 早期儒家与德性伦理之内在关联

四 事实与立场:安乐哲新实用主义之局限

第八章“批判理论”如何穿越孟子伦理学?

一 “批判理论”视野中的孟子伦理学

二 “一般风景,两样心情”

三 小结

“语言学转向”之后的汉语哲学建构

第九章 孟子是个讲“逻辑”的人吗?

一 问题的提出:孟子是个讲逻辑的人吗?

二 专业汉学奠基之时的“共识”

三 批评的分野

四 论锋又起:陈汉生及其反对者

五 小结:哲学与信仰之间的孟子

附录一 “学术对话与访谈”五则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他乡有夫子:西方孟子研究与儒家伦理建构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韩振华。

得书感谢您对《他乡有夫子:西方孟子研究与儒家伦理建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发展伦理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范式与理论研究、现实与问题反思两个角度,对发展伦理学进行研究。
国家治理:研究方法与理论建构 电子书
本书基于“国家治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方法运用开展综合系统分析。首先基于对不同国家或区域学术产出和学术影响力特征的比较,分析了20世纪末期以来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概况;随后从治理类型学视角切入,对实践中的各类主要治理类型进行理论推演和比较;接着利用提炼出的“国家治理”概念,指出“国家治理”作为替代性理论范式在解读发展中国家转型实践的学术价值和效能;最后对国家治理进行了结构性解析。
有配方的西方艺术史 电子书
趣味艺术史大话西方艺术史,儿童艺术启蒙青少年美育。
文化研究的学术谱系与理论建构 电子书
本书所探讨的“文化研究”作为一个专名,特指兴起于当代英语国家并在当今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一种以大众文化和媒介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思潮、智识活动与跨学科研究。
临床研究体系建构实践 电子书
全书首次对临床研究体系建设要素进行系统性论述,借鉴成功实践理论框架,涵盖了有利于临床研究发展的顶层设计、科研管理模式、专业科研和管理团队建设、临床研究方法学、数字化平台搭建学科建设和质量控制,内容全面,为读者展现出一套适合国内医疗、学术机构发展的临床研究建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