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本书预示着罗兰·巴尔特符号学研究的开始,也为其后来的多部符号学专著打下了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作者1963年以前发表的部分文章和“序言”。
这些文本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依据符号学理论就文学、艺术、批评等所提出的使人耳目一新的见解;二是对部分符号学理论做了简明生动的阐述,这些阐述大多结合日常言语活动和文学艺术创作的实际,所以阅读起来并不枯燥乏味。
作者简介
作者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译者前言
1971年序
初版序
对象世界
对象文学
波德莱尔的戏剧
失明的大胆妈妈
布莱希特的革命
戏剧服饰的病态
文字文学
如何再现古代
何种戏剧的先锋派?
布莱希特批评的任务
“想要在使我们冲动……”
最后的快乐作家
不存在罗伯-格里耶流派
文学与元言语活动
塔西佗与忧郁的巴洛克风格
《巫婆》
《扎齐在地铁里》与文学
工人与牧师
卡夫卡的回答
关于布莱希特的《母亲》
作家与写家
当今文学
彼此
文学与不连续性
杂闻的结构
关于罗伯-格里耶
有关符号的想象
结构主义活动
拉布吕耶尔
眼睛的隐喻
两种批评
何谓批评?
文学与意指
术语对照表
附论 罗兰·巴尔特:当代西方文学思想的一面镜子
文艺批评文集(罗兰·巴尔特文集)是201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法] 罗兰·巴尔特。
得书感谢您对《文艺批评文集(罗兰·巴尔特文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