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从通与独之间的关系入手,进一步把握庄子思想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包括对通与独二者内涵、关系的探析,还包括对通与独之间的沟通何以可能的追问,以及关于庄子对通与独进行沟通的方式的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赵丽端,1981年10月生,河南襄城人,201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中西哲学比较。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引论
第一章 先秦思想中的通与独
第一节 先秦儒家的通与独
一、孔子:“吾道一以贯之”与“为仁由己”
二、《大学》《中庸》之“慎独”
三、《易传》:内蕴独于通中
第二节 墨子:“兼爱”“尚同”之重“通”
第三节 《老子》、杨朱的通与独
一、《老子》之尊道贵德:统一性原理与个体性原理的双重确认
二、杨朱之“为我”:个体性原则的高扬
第四节 庄子思想中通与独之含义
一、通的二重含义
二、独的二重含义
第五节 庄子思想中通与独之间的双向展开及其地位
一、通与独之间的张力
二、通与独之间的沟通
第二章 通
第一节 道通为一
一、世界之在
二、人之在
三、存在之序
第二节 以道观之
一、齐物
二、齐物我
第三章 独
第一节 物得以生谓之德
一、物之独:个性与殊性的统一
二、人之独:形与神的统一
第二节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一、遗物离人而立于独
二、直觉与体悟
第四章 通与独之间
第一节 万物以不同形相禅
一、立德明道
二、以不同形相禅
第二节 与物无际与不以物易己
一、以言称谓物
二、以意致
三、以德为本
第三节 群于人与不失己
一、言:形式层面的沟通
二、意:内在精神的相契
三、价值观念的趋同
四、存在视域的超越
第五章 逍遥游
第一节 与天地万物为一:此岸性与超越性
第二节 个体的“独往独来”:在日常活动与精神之域中的展开
参考文献
一、国外著作
二、国内著作
后记
在通与独之间:庄子哲学的阐明是201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赵丽端。
得书感谢您对《在通与独之间:庄子哲学的阐明》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