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诚与见独之间

思诚与见独之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精编杨立华教授二十二篇学术论文,一览作者走进哲学的初心。

内容简介

全书内容主要集中于儒家和道家哲学研究。其内在的线索是:理解实体在中国哲学史上不同时代的揭示,特别是尝试对天理概念的哲学内涵做具体地、精当地把握。

用儒家、道家这样的固化标签来把握中国哲学的历史展开,往往会错失哲学洞见的内在理致。作为生生之本和价值之源的道体在中国哲学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呈显,其中诚体(思、孟)和独体(庄子)的完整揭示是颇具奠基性的。以“思诚与见独之间”为题,标示出作者独特的致思道路。

作者简介

作者杨立华,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史、儒学、道家与道教,近年来主要着力于宋明哲学及魏晋哲学的研究。出版专著三部:《郭象<庄子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和《匿名的拼接:内丹观念下道教长生技术的开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译著五部:《王弼(老子注)研究》《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宋代思想史论》《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帝国的话语政治》等,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论宋学禁欲取向的根源及其在思想史上的结果

一、救赎与觉世

二、思想组合的有限性及其禁欲的归趣

三、结语

方法的“幻相”

一、方法的“缘起性空”

二、实证研究的前提和边界

三、实证研究与游戏心态

四、纯学术与经世致用

五、“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六、作为资源的传统

七、最后的荆棘

物境之开敞:以无为用,或天地之心

一、域,作为敞开的物境

二、天地之心,作为敞开者

三、以无为用,使万物得以敞开

玄学之外的可能:魏晋思想研究中的玄学话语

施特劳斯的底色

一、施特劳斯与海德格尔

二、历史与虚无主义

三、学者还是思想家

四、三种诠释学路向及其可能的后果

读中译《存在与时间》札记

一、细节上的质疑

二、理解性的讨论

论张载哲学中的感与性

一、物与感

二、感与通

三、感与性

四、圣人用感

五、余论

《人物志》与魏晋思想的政治哲学基础

苏轼人性论辨证

一、辨孟与斥荀

二、相忌与相爱

三、道义与真存

卦序与时义:程颐对王弼释《易》体例的超越

一、卦才

二、卦序与时义

三、结论

郭象的政治哲学

一、明王之功

二、圣人之德

三、不治之治

四、无为之迹与仁义之迹

五、反冥我极与反冥物极

六、小结

“本无”与“释无”:郭象本体论中的有无之辨

一、《崇有论》辨正

二、释无

三、从本无到释无

气化与死生:朱子视野中的关洛分歧

一、关洛分歧的历史梳理

二、“清虚一大”与道器之辨

三、生死观之歧异

四、气化与死生

体用与阴阳:朱子《太极图说解》的本体论建构

一、太极之体用

二、体用与阴阳

三、仁义之体用阴阳

四、太极动静

价值与秩序:从孟子出发的思考

一、“义,人路也”

二、“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三、“权,然后知轻重”

四、“治地莫善于助”

五、“天下有达尊三”

六、“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天理的内涵:朱子天理观的再思考

一、格物观与“理”的涵摄范围

二、能然、必然、当然与自然

三、所当然与所以然

四、抽象的所当然与具体的所当然

五、理是具体的所当然

朱子理气动静思想再探讨

一、从程颐对张载的批评说起

二、理生气与理必“有”气

三、理“有”动静

敬、慕之间:儒家论“孝”的心性基础

一、《论语》《孟子》论孝之异

二、大孝与达孝

三、对敬、慕的哲学阐释

《周易本义》中的卦变说

一、程子的卦变说

二、朱子的卦变说

三、卦变与先天卦序图

四、卦变与《卦变图》

物化与所待:《齐物论》末章的哲学阐释

一、梦觉与死生

二、“梦为鱼而没于渊”

三、“不知”之知

四、何谓“必有分矣”

五、“物化”的哲学含义

六、化与待

所以与必然:朱子天理观的再思考

一、天运有差

二、不齐

三、所以与所以然

四、当然与自然

五、不容已与必然

六、主宰

七、理、神与一

八、结语

隐显与有无:再论张载哲学中的虚气问题

一、张载哲学中的有、无概念

二、虚、气循环的文本根据

三、清虚一大及相关问题

道体、性命、独体:当代中国思想展开中的相为与相与

一、目的与变化

二、宇宙与生命

三、命物之化者

思诚与见独之间是202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立华。

得书感谢您对《思诚与见独之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一溪见海3 电子书
一本教科书级别的职场小说,无论是事业还是作为女人的幸福,我都不会放弃。本书是第三册。
在我和我们之间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梨树下》《不朽的信物》《齿缺》《争斗游戏》《藏匿着的甜味》《微笑》《暗号》《等待》《婚礼》《奔跑》《印记》《风吹尘世》《售梦人》《在日暮》等散文作品。
欧游观思录 电子书
提及波兰、奥地利、瑞士、意大利、梵蒂冈、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国,你的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是什么?是欧洲各国的美食,是独特的文化体系,还是自成一派的独特风情?如果想要畅游欧洲各国,或许我们需要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走遍欧洲,领略文化人眼中的欧洲风情。作者张德苏实时写下的游记感怀,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写出了各国风物景观、人文习俗的面貌,并从历
卢一萍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荒漠 电子书
这部小说集选辑了卢一萍创作的四部中篇小说。收录有《寻找回家的路》《几水是条无名的河》《蓝色士兵》《刘月湘进疆踪迹史》。这部作品以锐利的笔法来描绘特殊环境下人的生活,夸张的风格与严肃的题材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构成了强大的审美张力。通过他的文字,可以引导读者对过往的复杂生活有更真切的理解,其所独具的审视与反思能力,体现了虚构的力量,使这部小说集中的作品具备了强烈的辨识度。
言说的回声:以思论诗 电子书
本书分论道求真、歌以咏志、序短情长、本文导读四个专题,收录了《新时代诗歌何以“载道”前行——当下诗歌创作与美学建构管见》《本源诉求及审美化境——论柳沄的诗歌创作》《诗性光芒的年代记忆——姜红伟和他的诗歌运动访谈录》《情怀烛照与主题变奏——序袁宏的》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