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力学到统计物理学

从动力学到统计物理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统计物理学领域的前沿发展,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内容简介

统计物理是理论物理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体系,在各个学科分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在近年来,统计物理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出现了很多激动人心的新课题。

本书集中将讨论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基本问题以及近年来围绕基本问题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

(1)平衡态统计物理基本问题研究(动力系统理论,遍历理论,少体系统的统计力学);

(2)Hamilton系统的混沌,高维Hamilton系统的动力学微分几何理论,拓扑相变与热力学相变(关于Lyapunov指数、KS熵等动力学指标与相变的关系研究);

(3)少体非平衡体系的涨落理论与自由能关系(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一些新发展);

(4)低维体系的热传导,反常扩散,宏观输运行为的调控;

(5)分子马达与定向输运;和一些其他新出现的有实际意义又有基础理论意义的内容。

作者简介

作者郑志刚,华侨大学荟萃计划特聘教授,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998年1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师从胡岗教授。1997—201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任教,2001年起任教授,2015年至今任教于华侨大学。主要从事统计物理学与非线性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承担本科生基础课“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研究生基础课“非平衡统计物理”“非线性动力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编委会

序言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与混沌

§1.1 引言

1.1.1 庞加莱与三体问题

1.1.2 FPU问题与KAM定理

§1.2 从牛顿力学到拉格朗日与哈密顿力学

1.2.1 从牛顿力学到拉格朗日力学

1.2.2 从拉格朗日力学到哈密顿力学

§1.3 哈密顿系统的运动积分与正则变换

1.3.1 泊松括号与运动积分

1.3.2 非自治哈密顿系统的自治化

1.3.3 刘维尔保体积定理

1.3.4 正则变换

1.3.5 哈密顿-雅可比方程

§1.4 可积系统的动力学

1.4.1 刘维尔可积性定理

1.4.2 作用量-角变量坐标体系

1.4.3 环面与准周期运动

§1.5 近可积系统

1.5.1 近可积系统的摄动理论与小分母问题

1.5.2 无理环面与KAM定理

§1.6 庞加莱-伯克霍夫定理与混沌运动

1.6.1 有理环面与庞加莱-伯克霍夫定理

1.6.2 同宿轨道、异宿轨道与混沌运动

1.6.3 KAM环面的破坏及整体混沌区的形成

1.6.4 高维哈密顿系统中的阿诺德扩散

§1.7 走向混沌

1.7.1 误差的故事

1.7.2 动力学系统的轨道稳定性与线性稳定性分析

1.7.3 动力学失稳与分岔

1.7.4 洛伦茨方程与混沌

1.7.5 李雅普诺夫指数

§1.8 分形几何与奇异吸引子

1.8.1 分形几何发展历史简介

1.8.2 点集的几何描述与维数

1.8.3 自然界和数学物理动力学模型中的分形

1.8.4 实际问题中的分形

1.8.5 斯梅尔马蹄映射与混沌

1.8.6 混沌奇异吸引子分形维数与李指数

第2章 从动力学到平衡态统计物理

§2.1 统计物理基本问题研究概述与历史回顾

2.1.1 麦克斯韦妖

2.1.2 洛施密特可逆性佯谬

2.1.3 策梅洛回归性佯谬

§2.2 遍历理论

2.2.1 动力学不变测度

2.2.2 庞加莱回归性

2.2.3 遍历性

2.2.4 混合性

2.2.5 科尔莫戈罗夫系统

2.2.6 阿诺索夫系统

2.2.7 弹子系统与遍历性

§2.3 少体系统的统计与热力学

2.3.1 能均分定理与温度

2.3.2 热力学关系

§2.4 硬球系统的统计力学

2.4.1 动量空间的遍历性

2.4.2 位形空间的遍历性

2.4.3 玻尔兹曼熵与长时尾

2.4.4 一维空间N粒子系统的遍历性

§2.5 哈密顿系统动力学的微分几何理论

2.5.1 雅可比度规与艾森哈特度规

2.5.2 曲率与稳定性

2.5.3 雅可比方程与稳定性分析

§2.6 哈密顿系统的李指数与平衡态相变

2.6.1 李指数的微分几何表达式

2.6.2 几个计算最大李指数的实例

2.6.3 位形空间的拓扑几何与相变

第3章 少体系统的非平衡涨落理论与自由能关系

§3.1 近平衡态热力学简介

3.1.1 昂萨格倒易关系与线性响应理论

3.1.2 涨落耗散定理

3.1.3 非平衡弛豫与最小熵产生原理

§3.2 非平衡统计物理基本问题

3.2.1 非平衡系统的确定性描述

3.2.2 西奈-儒勒-伯温(SRB)分布与混沌假设

3.2.3 SRB不变分布的拓扑描述

§3.3 基于微观动力学的涨落定理

3.3.1 加拉沃蒂-科恩涨落定理

3.3.2 伊万斯-瑟尔斯涨落定理

§3.4 加津斯基自由能等式

3.4.1 加津斯基自由能关系

3.4.2 加津斯基自由能等式基于哈密顿动力学的证明

3.4.3 加津斯基自由能等式的应用与误差估计

3.4.4 加津斯基自由能等式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3.4.5 量子加津斯基自由能等式

§3.5 克鲁克斯涨落关系

3.5.1 克鲁克斯涨落关系

3.5.2 从克鲁克斯涨落关系到加津斯基等式

3.5.3 热交换涨落关系

§3.6 变温热力学过程自由能关系

3.6.1 变温过程的自由能关系

3.6.2 变温自由能等式的数值验证

3.6.3 任意变温情况下的自由能等式

3.6.4 非马尔可夫过程下的自由能关系

§3.7 少体硬球系统的不可逆过程与涨落

3.7.1 少体硬球系统的绝热压缩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3.7.2 少体硬球系统绝热活塞过程的非平衡振荡

3.7.3 绝热活塞向平衡态演化的不可逆过程

3.7.4 绝热活塞系统的随机动力学方程理论

第4章 非线性系统的热传导与动力学

§4.1 非线性系统热传导引论

4.1.1 前言

4.1.2 热传导与傅里叶定律

4.1.3 低维系统的热传导模型

§4.2 热传导过程的理论研究方法

4.2.1 热导体中的温度定义

4.2.2 热源的微观理论刻画

4.2.3 热流

4.2.4 热导率与正常热传导

§4.3 动力学系统的遍历性质与热传导

4.3.1 一维简谐链系统的可积性与热传导

4.3.2 户田链系统的可积性与热传导

4.3.3 混沌性与正常热传导

4.3.4 无序性与正常热传导

4.3.5 一维动量守恒不可积系统的热传导

§4.4 晶格热传导的声子气体理论

4.4.1 晶格系统的格波与声子

4.4.2 声子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

4.4.3 热传导的声子非平衡输运理论

4.4.4 模耦合理论

4.4.5 晶格系统热导率尺寸效应的实证研究

4.4.6 声子-格点相互作用与正常热传导

§4.5 声子重整化理论

4.5.1 非简谐晶格的声子重整化

4.5.2 热导率的尺寸依赖性

4.5.3 热导率的温度依赖性

§4.6 热传导与非线性能量载流子

4.6.1 非线性格点链系统的孤子解

4.6.2 能量孤立波的传播与失稳

4.6.3 非线性格点链中的包络孤子与椭圆余弦波

4.6.4 离散呼吸子与正常热传导

4.6.5 有效声子作为能量载流子

§4.7 反常热传导与反常扩散

4.7.1 反常扩散

4.7.2 反常扩散的连续时间随机行走理论

4.7.3 从反常扩散到反常热传导

第5章 分子马达动力学与合作定向输运

§5.1 热力学棘轮与布朗马达

5.1.1 热力学棘轮与永动机

5.1.2 斯莫拉考夫斯基-费曼棘轮

5.1.3 从假想实验到布朗马达

§5.2 布朗马达的定向输运

5.2.1 棘轮的布朗运动描述

5.2.2 布朗马达的分类

5.2.3 脉动棘轮的定向输运

5.2.4 摇摆棘轮的定向输运

5.2.5 确定性定向输运

5.2.6 确定性混沌与定向输运

§5.3 生命体内的分子马达

5.3.1 分子马达的分类

5.3.2 分子马达运动模式及生物实验探测

5.3.3 分子马达的机械化学性质

§5.4 分子马达动力学机制与物理建模

5.4.1 分子马达的运动机制和实验观察

5.4.2 单分子马达的多态棘轮模型

5.4.3 尤利舍-普罗斯特刚性耦合马达模型

5.4.4 马佐-法罗二维闪烁棘轮模型

5.4.5 双头马达转动效应与转动-平动定向输运模型

5.4.6 盖斯林格-川井二聚体模型

5.4.7 克雷格-林克力学-化学耦合模型

§5.5 耦合作用对定向输运的影响

5.5.1 一维摇摆棘轮硬球系统的合作定向输运

5.5.2 弹性耦合摇摆棘轮的定向输运

5.5.3 耦合惯性闪烁棘轮的定向输运

§5.6 耦合引起的对称破缺与定向输运

5.6.1 耦合对称破缺导致的定向输运

5.6.2 耦合含时调制导致的定向输运

5.6.3 时空对称破缺导致的集体定向输运

5.6.4 二维合作定向输运

附录A 张量与黎曼几何初步

A.1 张量分析与对称性

A.2 矢量平移、仿射联络与协变微商

A.3 曲率张量与测地线方程

A.4 黎曼空间的度规张量与克氏联络

A.5 黎曼空间中的测地线与曲率张量

附录B 布朗粒子在势场中的逃逸与跃迁

B.1 克莱默斯逃逸速率

B.2 首通时间

B.3 福克-普朗克方程非定态与逃逸率

附录C 分数阶微积分简介

C.1 常见的分数阶微积分定义

C.1.1 差分格式与格伦沃德-莱特尼科夫分数阶微积分

C.1.2 柯西积分与黎曼-刘维尔分数阶微积分

C.1.3 卡普陀分数阶导数

C.2 分数阶微积分的性质

C.3 分数阶导数的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

C.3.1 拉普拉斯变换

C.3.2 分数阶积分的拉普拉斯变换

C.3.3 分数阶导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C.3.4 分数阶微积分的傅里叶变换

参考文献

从动力学到统计物理学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郑志刚。

得书感谢您对《从动力学到统计物理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悠扬的素数:二百年数学绝唱黎曼假设 电子书
从数学家持续关注的素数问题入手,作者创作出了这样一部引人入胜、令人津津乐道的作品。无论你是否了解数学,你都能够享受这本书带来的阅读盛宴。
数学也荒唐:20个脑洞大开的数学趣题 电子书
一本来自于法国“非常搞怪”的数学网红博客佳作。
无伤跑法2:跑步技术优化与训练提升 电子书
适读人群 :1.跑步新手2.已经具有初步跑步经验,但需要提升自我,渴望学习科学跑步知识技能的进阶跑者3.跑步教练 这是一本严谨但不晦涩、专业但不装X、细致但不啰嗦,以人人都能看得懂的方式,深入解析无伤跑法的原理、技能与训练,用科学、数据、研究、论证来系统阐释“不受伤的跑步技术” 的跑步硬核科普读物。 ·为什么一上来jiu猛跑的新手85%以上都会发生跑步损伤? 只是盲目地跑,忽视身体能力的建设和合理跑步技术的形成、忽视跑步配套辅助训练,是导致伤痛的重要原因 ·对于具备一定水平的成熟跑者来说,如何进一步提升运动表现? 重新评估自己的身体灵活性和稳定性,从根源上找到引发伤痛的身体功能短板 ·3大无伤跑法体系核心板块:原理、技能与训练 ·13ji针对跑者的身体功能评估、身体功能训练,以及技术训练指导视频 ·近500幅专业跑步教练标准动作演示图片 国家马拉松队教练 李国强 美国国家医学院国际院士 励建安 亲自作序 众多运动科学专家、知名跑者、跑圈大咖 惠若琪 前中国女排队长,里约奥运会冠 军 李文 知名企业家跑者 李小白 大满贯六星跑者,新丝路时尚集团创始人 曲向东 行知探索创始人 曲向东 行知探索创始人 许安琪 伦敦奥运会女子重剑冠 军 郁亮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 席 姚妙 越野跑运动员,环勃朗峰越野赛CCC组冠 军 周春秀 伦敦马拉松冠 军,目前中国唯 一一位夺得世界六大满贯马拉松赛冠 军的运动员 联袂推荐! 本书大纲 原理篇:深入分析大众跑者的技术特征 技能篇:指导跑者如何进行身体灵活性和稳定性评估训练,养成合理跑姿 训练篇:全面解析大众跑者科学训练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助你体系提升运动能力,Z大限度地避免跑步损伤 读者常见问题: Q1:我看过作者的第 一本书《无伤跑法》,这本新书《无伤跑法2》在内容上与第 一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作者解答:《无伤跑法》是一本跑步综合知识全书,涵盖了跑者应知应会的跑步基础知识和技能,比如跑步姿势、跑者力量训练、伤痛康复、跑步减肥、跑步训练等。《无伤跑法2》则更加专注于跑者如何按照无伤跑法体系,循序渐进地进行身体灵活性和稳定性训练,跑姿优化与提升,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训练实现耐力提升,从而Z终有效帮助跑者实现健康、无伤、持久奔跑。《无伤跑法2》是《无伤跑法》的迭代升级版本,对于大众应该如何实现科学、健康跑步做了科学性、du创性和系统性的讲解和分析。 Q2:没看过《无伤跑法》,可以直接买这本新书《无伤跑法2》吗? 作者解答:当然可以。《无伤跑法》更接近于一本基于可循证知识的跑步百科全书,而《无伤跑法2》则是一本专注于跑步技术优化和科学跑步训练的高水平跑步著作。两本书有一定继承和发展关系,但彼此相互独立。当然,我们建议跑者将两本书结合起来阅读,相信对于跑者实现科学、健康跑步大有裨益。 Q3:我是跑步达人,跑过N次全马和半马,这本书会对我的日常训练和PB有帮助吗? 作者解答:《无伤跑法2》不仅适合初级跑者,通过跟随本书循序渐进地学习跑步,从一开始jiu以一整套科学正确的方法开启跑步,避免伤痛发生,而且也特别适合成熟跑者。成熟跑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重新认识和深度理解跑步技术和跑步训练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发现和弥补成熟跑者在跑步认知和技能方面的短板,从而有效提升跑步运动表现。
幽灵般的超距作用:重新思考空间和时间 电子书
地势与政治: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提出的政治地势学理论,以及理论背后包含的“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已经成为国际人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