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细致呈现了我国普惠金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
内容简介
普惠金融是“十四五”时期和实现2035远景目标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国金融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基调之一。
作者全面总结国内外普惠金融理论实践,并进行了提炼与升华,特别是有大量来自市场一线和基层机构的调研访谈,有大量鲜活的材料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模式,对于普惠金融的从业者具有积极的研究和借鉴价值。
同时,书中针对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思考了未来发展之路,提出了现实解决之策,更展望了普惠金融深度融入党建工作、积极拥抱数字浪潮、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和推动共同富裕的光荣使命和美好愿景,努力探求一条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道路。
作者简介
编者李庆萍,毕业于南开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同时担任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执行委员会成员,中国中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及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书编写组
序
第一章 普惠金融是什么
何谓普惠金融?
“权利”我也要
人人用得起
服务能得到
底线要守牢
为什么发展普惠金融?
发展普惠金融是大势所趋
发展普惠金融必大有可为
普惠金融服务谁?
为小微企业服务
为农民服务
为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服务
为人人服务
普惠金融由谁来提供?
普惠金融提供什么?
第二章 普惠金融的发展历史
普惠金融的国际发展历史
普惠金融的国内发展历史
农村金融的不断尝试
小额信贷的不断尝试
现金贷、P2P的持续治理
普惠金融的逐步兴起
第三章 普惠金融难在哪儿
顶层政策体系仍不够健全
金融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
小微企业融资仍是难中难
普惠金融业务操作成本高
普惠金融业务风险防范难
可持续发展路径仍未明确
第四章 普惠金融的国际经验
健全顶层政策制度体系
英国:双峰监管改革普惠弱势群体
日本:构建三维政策融资体系
韩国:立法保护金融消费者
墨西哥:全方位普惠金融改革
完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
俄罗斯:实施“金融扫盲5年计划”
印度:普惠金融计划与国家战略
肯尼亚:移动支付模式
巴西:“银行可以代理”
解难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
美国:“社区银行”实践
德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助力中小企业融资
探索普惠可持续发展路径
美国:社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印度尼西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微型金融机构”
第五章 普惠金融的中国实践
顶层设计,持续提升政策引领能力
中央决策部署
监管政策创新
查漏补缺,持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完善硬件基础设施
完善配套制度体系
完善信用信息体系
实事求是,重新认识普惠金融
重新认识普惠金融客户
重新认识普惠金融业务
重新认识普惠金融定位
重新认识普惠金融模式
重新认识普惠金融风控
重新认识普惠金融发展方向
重新认识普惠金融发展理念
扬长避短,持续探索特色发展模式
国有大行的破题
股份制银行的破冰
城商行、农商行和农信社的执着
互联网银行的创新
精准发力,持续改善基础金融服务
建设银行:“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
中信银行:战略性推进个人养老金融生态建设
北京银行:“富民直通车”
第六章 普惠金融的未来发展之路
数字普惠成为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
数字普惠的时与势
数字普惠的优势和挑战
数字普惠的前景和展望
开放生态成为更加有效的发展模式
拓宽更多元的资金来源
打造更开放的服务生态
建立更专业的分险机制
乡村振兴成为更加重要的前沿阵地
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迎来新发展阶段
普惠金融是支持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未来路径
紧盯“一个目标”
发挥“两大优势”
聚焦“三大重点”
共同富裕成为更加光荣的历史使命
助力共同富裕是普惠金融应有之义
推动共同富裕普惠金融大有可为
构建信用平台生态,让数字赋能普惠金融
持续拓展“首贷户”,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宣传普及金融知识,让“头脑”跟着富起来
党建工作成为更加坚强的融合力量
附录 近年来普惠金融政策汇总
参考文献
后记 以仁爱之心,行普惠之道
普惠之道是2022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李庆萍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普惠之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