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现代化的财税体系对于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财政改革的原因和历程、中国财政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改革的方向。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财政将在经济持续增长、收入分配日益公平、自然环境不断改善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关于财政改革的思考和政策建议,涵盖中国财政改革诸多方面,包括税制改革、政府支出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债务、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养老保障改革、医疗保障改革、收入再分配、财政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建议都经过深思熟虑,建立在对财政理论的深入研究、对发达国家财政改革经验的认真总结,以及对中国财政实际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当前和未来财政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全书采用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力图用简单的语言讲述深奥的道理,为学者、政策制定者、青年学生提供了解中国财政及其改革方向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作者林双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立新加坡大学东亚研究所国际顾问。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获学士学位,获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和普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公共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主持财政部、世界银行、联合国等机构的国有资产管理、政府投资、税制改革、养老保障改革、医疗保障改革、“十三五”期间财政政策、公共财政与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研究项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PREFACE
第一篇 公共财政改革的方向
改革公共财政,兼顾效率与公平
努力发展经济,解决我国的主要矛盾
怎样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三五”期间应实行谨慎、可持续的财政政策
财税制度改革重新启航
我国新一轮的公共财政改革
《人民日报》海外网访谈:关于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公共财政改革的方向
第二篇 税制改革
降低企业所得税,减轻企业负担
减负势在必行
减轻企业税负,保持经济长期繁荣
增值税:一个风靡全球的税种
征收财产税势在必行
莫里斯的最优个人所得税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政对面》访谈:降低税率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第三篇 政府债务
多措并举管控地方债
财政改革宜增加中央支出、控制地方债务
如何规范和管控地方政府债务?
政府不要将过多负债留给子孙后代
赤字财政连年不止,谨防透支未来
中国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分析
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实质是征收铸币税
控制地方债很有必要,更有办法
希腊债务危机的深层原因:税收规模与结构
《新京报》访谈:中国财政收入不应再扩大
《凤凰周刊》访谈:关于地方债和盘活财政“沉睡资金”两个话题
《政对面》访谈:应给地方债务划定一条明确的警戒线
第四篇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力分配
健全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政策体系
增加地方政府财力势在必行
“营改增”收官在即,“央地”关系如何从“钱”破题
《人民日报》海外网访谈:规范增值税制度,让地方享有更多“税权”
第五篇 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城市急需哪些基础设施?
城市化需要长远规划
中国应考虑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
财政支出应首重民生
第六篇 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如何从根本上消除养老金缺口?
我国养老保障账户缺口有多大?
精准扶贫,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
未雨绸缪,做大、做实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政对面》访谈:养老金制度设计要多为年轻人考虑
如何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
医疗体制不尽合理,需要“对症下药”
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费谁来缴?缴多少?
第七篇 财政政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做好收入的再分配
新加坡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网易财经访谈:调节收入分配需要政府提供更多公共品
不失时机,致力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潜力何在?
投资本无过错,提高投资效率是关键
投资不必“羞答答”,倾力民生更待何时
注重供给,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关心GDP,更要关心国民财富的积累
中国财税改革回顾及展望
《政对面》访谈:地方政府应着重提高投资效率
大国财税改革:构建普惠式增长的基石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林双林。
得书感谢您对《大国财税改革:构建普惠式增长的基石》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