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问题的研究。
内容简介
该丛书由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首席专家袁贵仁策划,已经纳入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出版基金项目。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汇编总结当代中国、西方(包括苏联、东欧)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哲学问题和论争,为新世纪的哲学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准备;二是对当代社会实践和哲学新问题进行重新理解与研究,规范和领引新世纪的中国哲学沿着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所展现的哲学逻辑而实现自己的发展;三是通过对“时代精神”的深切理解和对文明境界的追求,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出传统哲学解释框架,寻求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真实视界的历史回归;四是通过对哲学未来发展的探讨,从而寻求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之路。
作者简介
作者刘放桐,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复旦大学杜威中心主任,《杜威全集》中文版(共38卷)主编。2008年评为复旦大学文科资深特聘教授,1986年领衔建立现代外国哲学博士点,任博士生导师,培养博士生约50名。1979年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成立起即为理事,1992-2003年任副理事长,2004年起任顾问。1992年至2002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三、四届)。1997年任第一届全国高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997至2006年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世纪90年代曾担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哲学系西方哲学学科的学术负责人。2004年任复旦大学新成立的杜威与美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为国内十余所大学聘请为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顾问、学术委员);曾到德、美、日等国访问、讲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绪论
一、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和现代转型的出现
二、对革命变更和现代转型的关系认识中的曲折
三、重新认识和评价革命变更和现代转型的关系
四、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
第一章 革命变更与现代转型的共同背景
一、19世纪西方的社会历史特征
1.西方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关系的变更
2.西方各国社会关系的变更对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
3.19世纪中期以后资本主义发展形态的变化及其对哲学等思想文化的影响
二、19世纪西方科学的发展及其对西方哲学现代转型的影响
1.19世纪之成为科学时代真正开始的世纪
2.19世纪自然科学的新变更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危机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新变更与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
三、19世纪西方哲学的危机及其必然结局
1.西方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倾向及其双重影响
2.西方近代哲学的缺陷和矛盾
3.西方近代哲学走向终结的必然趋势
第二章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
一、马克思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
1.马克思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特殊性
2.马克思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与费尔巴哈的中介作用
二、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革命变更的历程
1.马克思怎样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化为无产阶级革命家
2.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革命变更的过程
三、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的意义
1.马克思的哲学的名称
2.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根本观点
3.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核心内容
4.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与体系哲学的对立
第三章 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
一、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的历史和理论根据
1.重新认识现代转型期的西方资本主义
2.重新认识西方近现代哲学转型的理论取向
二、西方现代哲学的形成及其对近代哲学的超越
1.西方现代哲学的形成
2.西方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
第四章 德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一、德国哲学的现代转型综述
1.德国是近现代哲学冲突的中心
2.黑格尔学派的分裂与德国理性主义的解体
3.19世纪中后期德国的社会变更导致的哲学变更
4.自然科学的革命对德国哲学的现代转型的影响
5.马克思和恩格斯对19世纪德国哲学变更的评价
二、德国哲学现代转型中的三种思潮
1.对理性的批判与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出现
2.19世纪德国的科学哲学思潮
3.形而上学的复兴与新康德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五章 英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一、英国哲学的现代转型综述
二、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
三、唯心主义哲学思潮在英国的复兴
第六章 法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一、法国哲学的现代转型综述
二、孔德与法国的实证主义思潮
1.实证主义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2.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
3.思想和社会发展三阶段论
4.社会学和人道教
三、生命哲学思潮与柏格森的直觉主义
1.生命哲学思潮概况
2.生命哲学的由来和主要类型
3.生命哲学的演变和流传
4.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说
5.柏格森的直觉主义
第七章 美国哲学发展的特殊性及其近代变更
一、美国立国的背景及美国哲学发展的特殊性
1.美国之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2.美国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后发性
3.美国哲学发展的特殊性
二、西方哲学的近代转型及其在美国的表现
1.西方哲学的近代转型
2.西方哲学的近代转型在美国的体现
第八章 皮尔士与美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一、皮尔士其人及其哲学的基本倾向
二、对笛卡尔哲学传统的批判与实践哲学
三、对康德先验论的符号学改造
四、信念和方法
五、意义和真理
第九章 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
一、西方近现代哲学转型的进步和革命意义
1.西方哲学的近代转型(认识论转型)及其意义
2.近代西方哲学的缺陷和矛盾与新的转型的出现
3.西方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
二、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的关系
1.坚持近代哲学思维方式必定认为二者只能是根本对立
2.超越近代哲学思维方式和转向现代哲学思维方式
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在超越近代哲学上的同一与区别
4.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念和大胆借鉴现代西方哲学
三、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与迈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
1.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重新认识和评价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的关系
2.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哲学必须与研究和借鉴西方哲学及其近现代转型相结合
3.中西沟通和融合是迈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十章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对西方现当代哲学的超越
一、在阶级基础上对西方现当代哲学的超越
二、在批判传统哲学上对西方现当代哲学的超越
三、在转向现实生活和实践上对西方现当代哲学的超越
第十一章 当代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西方现代哲学形成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及其发展的曲折道路
三、现代西方哲学的矛盾和危机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不同结局
第十二章 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歧义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所在
三、恩格斯、列宁与马克思在哲学上的差异和统一
四、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意义的偏离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第十三章 当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
一、革命变更和现代转型是各种当代思潮的大背景
二、后现代主义与对现代性的批判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定性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分野
第十四章 西方哲学研究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一、西方哲学研究与现代中国的政治冲突
二、西方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思想倾向
三、西方哲学研究与实践哲学和体系哲学的争论
四、改革开放与西方哲学研究的新阶段
附录 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三十年的反思与展望
一、学科的重建和发展
二、重新认识现代西方哲学的社会基础
三、重新认识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四、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与现代中国社会的变更
人名与术语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是201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放桐。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